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

作品数:22被引量:6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何文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系统发育昆虫鸟类生态景观两栖纲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动物》《环境昆虫学报》《动物学杂志》《现代园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分类厘定
《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年第5期33-38,共6页龚粤宁 赵健 刘志发 朱永亨 黄敏 王昊天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岭国家公园建设初期重要样线、样点建设”项目。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南地区两栖动物多样性较高的保护区之一。经实地调查并对历史文献厘定,截止2023年7月,确认保护区的两栖动物2目8科26属45种,包括有尾目1科2属2种,无尾目7科24属43种。增补7种发现于保护区的新种及新记录种...
关键词:南岭山脉 两栖纲 多样性 名录 
湖南发现四川竹叶青蛇
《动物学杂志》2023年第2期285-291,共7页高志伟 齐硕 钱天宇 黄太福 康祖杰 杨道德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项目(石财采计[2020]000130);湖南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项目(HNYB 2020-001);湖南省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补助资金项目(No.2021-326)。
2020年7月30日,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碾子沟(30°00′46″N,110°32′18″E,海拔615 m)采集到1号蛇类标本,经形态鉴定和分子系统关系比较,确定为四川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sichuanensis),为湖南省蛇类分布新记录种,该标本(CS...
关键词:新分布记录种 形态鉴定 分子系统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早白垩世脉翅目草蛉科原草蛉属新种记述被引量:1
《环境昆虫学报》2020年第2期506-510,共5页张天薇 师超凡 庞虹 任东 
国家自然基金(31501881,31711530649,41602014,31730087);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7R75);北京市高水平教师支持项目(IDHT20180518)。
本文记述了采集自我国辽宁省北票市中生界下白垩统义县组地层的草蛉科篱草蛉亚科原草蛉属一新种,短脉原草蛉。该属此前仅在丹麦和加拿大的新生界地层中发现2种,新种与该属的其它种具有显著差异,如前翅基部第一支r1-rs横脉位于Rs起始处...
关键词:昆虫 草蛉 篱草蛉亚科 化石 中生代 义县组 
彩叶乡土引鸟植物乌桕景观构建探讨——以宁波奉化为例被引量:2
《现代园艺》2018年第19期102-104,共3页俞婷 韦希 陈宏辉 邓星 林石狮 
2017年度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2017GkQNCX045);中交奉化城市转型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与规划咨询项目
在宁波奉化,利用优良食源植物乌桕(Triadica sebifera)作为引鸟植物和彩叶景观树种构建特色江南景观,既可有效吸引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
关键词:乌桕 引鸟植物 彩叶植物 乡土植物 生态景观 
广州市花地湾市场宠物两栖动物调查被引量:4
《动物学杂志》2018年第1期61-68,共8页王健 齐硕 郭淳鹏 林灿荣 肖嘉杰 王英永 林石狮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院长基金项目(No.JG201509025)
通过对广州市花地湾花鸟鱼虫市场两栖类宠物贸易进行为期3年27次调查,共记录贸易两栖类类44种,隶属2目16科35属。有尾目(Caudata)2科7属8种,钝口螈科(Ambystomatidae)1属2种,蝾螈科(Salamandridae)6属6种;无尾目(Anura)14科28属36种,铃...
关键词:广州花地湾市场 宠物 两栖类贸易 外来物种 威胁 
吸引野生鸟类、蝶类的乡土食源植物虾子花(Woodfordia fruticosa)生态景观营造实践被引量:16
《生物学杂志》2018年第1期111-114,共4页林石狮 王晓明 张寿洲 王英永 龙丹丹 孙延军 
广东省环保厅环境保护专项基金;佛山市公共服务与能力提升项目(2015AB004292);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院长基金(KY201302010)
在南方利用优良的鸟类、蝶类食源植物虾子花(Woodfordia fruticosa)可在3~5年内构建有效吸引野生鸟类如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叉尾太阳鸟(Aethopyga christinae)、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
关键词:虾子花 鸟类食源植物 蝶类食源植物 生态景观 
外来入侵物种温室蟾的大陆发现及其种群研究被引量:5
《四川动物》2017年第6期680-685,共6页林石狮 王健 吕植桐 梁佩英 罗林 王新 王英永 
深圳市城管局野生动物调查项目;佛山市公共服务与能力提升项目(2015AB004292);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院长基金项目(KY201302010)
2017年7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发现外来入侵物种——温室蟾Eleutherodactlylus planirostris,这是该种侵入中国内陆的首次记录。结合在深圳市的长期调查监测,以及本次在发现地周边市政绿地及其他公园展开的补充调查可以确认,该种目前在深圳...
关键词:外来入侵种 温室蟾 深圳市 苗木和泥土运输 
拟尖须野螟属Pseudopagyda Slamka,2013修订(鳞翅目:草螟科:野螟亚科)及雌性的首次记录(英文)
《环境昆虫学报》2017年第3期580-587,共8页陈凯 张丹丹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31672330);the key project of Science-technology basic condition platform from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Grant No.2005DKA21402)~~
对拟尖须野螟属进行了修订,Microstega acutangulata(Swinhoe,1901)和Pionea ingentalis Caradja,1925被移入该属,并首次描述了该属两种雌性。提供了基于雄性特征的分种检索表和属、种的鉴定特征,进行了种的重新描述,并提供了成虫及外...
关键词:野螟亚科 拟尖须野螟 雌性 
“中生代的蝴蝶”--脉翅目丽蛉类昆虫被引量:2
《环境昆虫学报》2017年第2期275-283,共9页杨强 王永杰 师超凡 任东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2005DKA21402);国家标本平台教学标本子平台(http://mnh.scu.edu.c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2014,31501881,4140200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6M592570);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5403012)
丽蛉类昆虫是脉翅目昆虫在中生代特有的一类绝灭昆虫,被誉为"中生代的蝴蝶",其体型巨大、脉序复杂,部分身体特征高度特化,与现代脉翅目昆虫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其在脉翅目演化中的地位也是一直难以确定。同时,由于化石保存的局限性,该...
关键词:丽蛉科 异丽蛉科 脉翅目 分类 系统发育 
皮蠹科昆虫化石研究进展
《环境昆虫学报》2017年第2期284-290,共7页邓从双 任东 庞虹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2005DKA21402);国家标本平台教学标本子平台(http://mnh.scu.edu.cn/)
皮蠹科化石主要发现于新生代波罗的海和多米尼加琥珀,以及中生代和新生代欧洲、北美等地的湖相遗迹化石中,近期在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发现了大量皮蠹科化石。本文回顾了世界皮蠹科昆虫化石研究进展,统计了已发表的化石属种,探讨了皮蠹科昆...
关键词:鞘翅目 皮蠹科 化石 分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