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新湖三场

作品数:23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曹新华何晓桦何立荣张生惠高世宏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新湖农场棉花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更多>>
发文期刊:《农村科技》《安徽农学通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疆滴灌春小麦田间管理技术被引量:1
《农村科技》2011年第3期20-20,共1页杨忠平 曹新华 卢宗安 韩辉 张建芳 
2010年新湖农场常规滴灌春小麦获得大面积丰收,平均667米产392.39千克。常规滴灌较漫灌平均667米。增产126.3千克,增幅45.03%。为实现农场小麦持续高产,根据2010年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特点,制定滴灌春小麦种植技术。
关键词:春小麦 田间管理技术 滴灌 北疆 高产栽培技术 新湖农场 种植技术 平均 
葫芦科作物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
《农村科技》2010年第8期55-55,共1页张学志 曹新华 
葫芦科作物一旦发生白粉病,病情发展迅速,一般可减产10%~15%,严重时减产50%以上。一、危害特点该病多发生在植株生长中后期,以定植后发生为主,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对果实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以叶片受害为主,其次是茎和叶柄,
关键词:葫芦科作物 白粉病 防治 危害特点 生长中后期 产量影响 果实品质 定植后 
甜瓜角斑病的防治
《农村科技》2010年第10期32-32,共1页张学志 曹新华 
近几年,新湖农场发展无公害哈密瓜生产,甜瓜角斑病开始发生,且蔓延很快,特别是下潮地块危害较重,严重影响瓜叶生长和瓜体膨大。
关键词:角斑病 甜瓜 防治 新湖农场 哈密瓜 无公害 叶生长 膨大 
北疆棉区双斑萤叶甲的发生及防治
《农村科技》2009年第5期44-45,共2页曹新华 
一、形态特征 双斑萤叶甲又叫双斑长跗萤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体长3.6-4.8毫米,宽2.0-2.5毫米;卵形,棕黄色,具有光泽;触角11节丝状,端部色黑,长为体长的2/3;复眼大,呈卵圆形;前胸背板宽大于长,表面隆起,密布...
关键词:双斑萤叶甲 北疆棉区 防治 鞘翅目 形态特征 叶甲科 圆形 黑色 
33%菜草通乳油防除覆膜棉田杂草药效试验
《农村科技》2008年第3期32-32,共1页李生军 何晓桦 
明确33%菜草通乳油防除棉田杂草的效果、适用剂量、使用方法及对棉花的安全性,为产品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33%菜草通 棉田杂草 药效试验 防除 乳油 覆膜 安全性 棉花 
籽棉泡沫酸脱绒及精选设备工作原理
《农村科技》2007年第6期23-24,共2页曹新华 
采用浓硫酸脱绒法从净种子中随机称取10克左右毛籽,3次重复,分别置于小烧杯中,加入1.5—2.0毫升浓硫酸(比重1.84),在电炉上加热,并不断搅拌,待种子乌黑油亮时,倒入过滤漏斗,用自来水迅速冲洗干净,用于布擦去种子表面水分...
关键词:泡沫酸脱绒 工作原理 精选设备 籽棉 表面水分 硫酸脱绒 种子 浓硫酸 
捕食螨生物防治棉叶螨试验
《农村科技》2007年第7期38-38,共1页曹新华 
从2006年起新湖三场大批量投放捕食螨,利用捕食螨达到控制棉叶螨危害的目的。
关键词:捕食螨 棉叶螨 生物防治 试验 大批量 投放 
杂交棉高效制种技术
《农村科技》2007年第5期11-12,共2页徐安新 蔡红梅 何晓桦 
一、父母本材料来源 标杂A1是利用两个纯合的有标记性状的自交系杂交而成。由于双亲自交系的遗传异质性大,杂交优势较强。标杂A1的父本是具有标记性状的自交系Y2-2,母本属具有转BT基因抗虫性状的经纯化后的抗虫棉YMR,均经封花自交...
关键词:高效制种技术 杂交棉 标记性状 标杂A1 遗传异质性 转BT基因 自交系 杂交优势 
番茄双铺膜技术应用初探
《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第14期224-224,共1页张希明 
介绍了番茄双铺膜技术的优点及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番茄 双铺膜技术 应用 
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农村科技》2007年第3期7-8,共2页何晓桦 
2006年新湖3场引进天杂10号进行试种,平均667米:产籽棉378千克,较新陆早13号增产21.6千克。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棉 新陆早13号 试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