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作品数:2540被引量:25284H指数:6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尚金城孟宪民滕福星郎佩珍尚淑霞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主题:泥炭城市化可持续发展GIS区域经济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泥炭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花卉园艺》2024年第9期12-15,共4页孟宪民 
近年来,我国泥炭引进和推广应用速度逐渐加快,行业规模持续扩大。1986~2017年,我国用了31年时间才将泥炭进口量从每年3000立方米提高到每年100万立方米,而在2018~2021年仅用了4年时间,这个数字就从100万立方米增加到200万立方米。而202...
关键词:产业发展前景 泥炭 进口量 引进和推广 同期水平 快速增长 
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4年第4期1350-1361,共12页于霁怀 介冬梅 李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162,4197110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MD0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1706214)。
现代黄河三角洲位于海陆交互地带,为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同时也是石油开采地。受河流、潮流、人类活动影响,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粒度组成复杂,物质来源多样。本文共采集了黄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样品219个,首先采用粒度分析方法分析了...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表层沉积物 粒度 端元 物源分析 
保护性耕作对玉米田土壤中除草剂残留的影响被引量:1
《环境科学》2023年第11期6257-6266,共10页刘沅 汪祖丞 刘美华 张天宇 王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497,42171076)。
保护性耕作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质量,但是关于保护性耕作如何影响农药等污染物在土壤中残留的研究却较为匮乏,而土壤污染又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因此,选择7个实验地点,针对传统耕作与保护性耕作两种耕作方式下土壤中3种除草...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除草剂 玉米田 土壤 残留特征 
不同水位管理对恢复泥炭地土壤CO_(2)、CH_(4)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3年第11期4583-4593,共11页王怡萌 段磊磊 陈聪 王铭 王升忠 赵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9A2042,41871081,41877075);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0201308JC)。
泥炭地水文条件影响泥炭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控制和维持着泥炭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泥炭地生态恢复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关于恢复泥炭地土壤碳排放对不同水位的响应尚不明确。以长白山区天然(NP)、退耕(DP)及实施不同水文管理的...
关键词:恢复泥炭地 水位管理 CO_(2)排放 CH_(4)排放 长白山 
中全新世以来白江河泥炭沼泽的发育过程及其控制因素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3期572-586,共15页董彦民 李鸿凯 王升忠 贺红士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C05004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71217、32071599)资助。
泥炭沼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碳库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理解不同时空尺度下泥炭沼泽发育和碳累积及其对不同驱动因子的响应,有助于揭示泥炭沼泽生态系统的内在过程和一般规律.为探讨气候和局地条件在泥炭沼泽发育和碳累...
关键词:陆地沼泽化 横向扩展 碳累积速率 东北地区 中全新世 
环境因素对扁秆荆三棱生理生态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湿地科学》2023年第1期122-130,共9页王铃茜 高英志 何春光 安雨 张红香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19FY100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71624)资助。
扁秆荆三棱(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是中国东北内陆盐沼的优势植物,其地下球茎是水禽的主要食物来源,它是退化湿地恢复重建的重要物种。综述了水文、盐碱条件、养分水平等非生物因素和竞争等生物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以期理解扁秆荆...
关键词:扁秆藨草 淹水 盐碱胁迫 土壤异质性 潮汐作用 竞争 
水位恢复对排水泥炭沼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生态学杂志》2022年第10期1940-1947,共8页王钰婷 徐志伟 孙德敬 辛沐蓉 高畅 王艺晓 董彦民 王升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59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412019FZ001);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布局项目,20210101397JC)资助。
水文条件是排水泥炭沼泽恢复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要素,而微生物释放的酶是土壤有机质分解的重要功能性物质。本研究以白江河泥炭沼泽为对象,于2020年6月,采集自然区、排水区和两个水位恢复区的0~50 cm土壤样品,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及2种...
关键词:泥炭沼泽 排水 水位恢复 水解酶 氧化酶 
水位影响泥炭沼泽土壤有机碳分解的生物化学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生态学报》2022年第19期7729-7739,共11页徐志伟 辛沐蓉 王钰婷 刘莎莎 王升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599);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0101397JC);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412019FZ001)。
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下,泥炭沼泽生态系统急剧退化,其独特的氧化还原过程使得退化泥炭沼泽及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SOC)分解与存储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泥炭沼泽排水/再湿过程会显著改变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进而改变土壤微...
关键词:泥炭沼泽 水位变化 有机碳分解 微生物 酶锁 铁门 
关于举办第一届湿地环境生态高峰论坛的预通知
《环境生态学》2022年第9期I0003-I0003,共1页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部署,集聚湿地环境生态领域的科技力量,充分发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安全支撑作用,由《环境生态学》杂志社联合东北...
关键词:湿地环境 环境生态学 国家生态安全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领域 环境保护 碳中和 重要战略部署 
冻融作用对金川泥炭沼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22年第13期5348-5359,共12页郭彤 孙嘉鸿 徐志伟 王升忠 董彦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412019FZ001);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0101397J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599)。
为研究冻融作用对泥炭沼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选取金川草本泥炭沼泽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0—15 cm)和深层(15—30 cm)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冻融模拟实验。实验设置(-5—5℃)和(-10—10℃)两个冻融幅度,分析经0、1、3、5、7、15次冻融循环处...
关键词:冻融循环 泥炭沼泽 水解酶 氧化酶 土壤有机碳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