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省作物带状复合种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作品数:16被引量:22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付瑶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豆玉米套作大豆根腐病镰孢菌更多>>
发文期刊:《植物保护》《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荫蔽下大豆苗期叶片氮分配对光合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1263-1271,共9页韩肖肖 梁霞 文涛 刘卫国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2023ZD0403405)。
【目的】通过了解大豆苗期叶片光合特性和氮素分配的关系,为合理配置大豆氮素营养、促进大豆光合氮利用效率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荫性不同的2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处理,分析荫蔽下不同施氮处理大豆光...
关键词:大豆 荫蔽 光合特性 光合氮分配 光合氮利用率 
不同基因型大豆苗期与成熟期耐荫性探究被引量:4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3年第3期558-566,共9页王艳丽 王铭晨 何芳 李均容 段金涛 陶菊娟 王雨婷 杨文钰 武晓玲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1YFYZ0018);天府万人计划。
为探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间套作荫蔽条件下不同大豆的耐荫特性,筛选出适宜带状间套作模式利用的大豆品种,以59个大豆品种的7个苗期性状和10个成熟期性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以及大田设置大豆净作和玉米-大豆带状...
关键词:大豆 苗期 成熟期 耐荫性 综合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西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成本及综合效益分析被引量:13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3年第2期427-436,共10页李雪 张霞 陈国鹏 王小春 杨文钰 
国家大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4-PS19)。
为了探究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在西南地区的推广价值,采用比较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4种种植模式,即玉米-大豆带状套作(SRI)、玉米-大豆单行套作(RI)、单作玉米(MM)和单作大豆(MSB)的产量、产值、成本、成本构成及综合效益进行了分...
关键词:玉米 大豆 带状套作 效益 主成分分析 
套作大豆根腐病与玉米茎腐病致病镰孢菌的相互侵染关系研究被引量:5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551-557,共7页李红菊 李晓迪 陈思怡 戴浩 常小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1685);大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4-PS19)。
【目的】明确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栽培下大豆根腐病与玉米茎腐病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以套作大豆根腐病和玉米茎腐病的致病镰孢菌为供试菌株,采用高粱粒接种法、孢子悬液注射接种法和茎刺伤接种法,检测套作大豆根腐病与玉米茎腐病镰...
关键词:玉米-大豆带状套作 大豆根腐病 玉米茎腐病 镰孢菌 致病性 
净作和套作下大豆贮藏蛋白11S、7S组分相对含量的QTL分析被引量:2
《作物学报》2020年第3期341-353,共13页刘代铃 谢俊锋 何乾瑞 陈四维 胡跃 周佳 佘跃辉 刘卫国 杨文钰 武晓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1500);四川省科技厅育种攻关项目(2016NYZ0031)资助~~
大豆贮藏蛋白的7S组分和11S组分占蛋白质总量的70%左右,其含量直接与大豆种子的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及功能特性密切相关。目前,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下11S和7S组分的相对含量会如何变化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南豆12和九月黄为亲本所构建...
关键词:大豆 贮藏蛋白 荫蔽 QTL定位 
发展玉豆带状复合种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被引量:79
《中国农业科学》2019年第21期3748-3750,共3页杨文钰 杨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D03002009);国家大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4-PS19)
农业是国家基础性产业。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的发展、耕地面积的下降、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农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据《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至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达6.4亿吨左右,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目前,四大粮食作物中小麦...
关键词:基础性产业 净出口 生态环境 国家粮食安全 净进口 城市的发展 产需缺口 需求总量 
禾本科-豆科作物复合种植模式下化学除草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5
《分子植物育种》2019年第17期5880-5890,共11页金福 陈元凯 周文冠 肖特 任建锐 周颖 刘占鑫 雍太文 杨文钰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PS1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D0201000)共同资助
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作物复合种植模式是世界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模式,该复合种植模式能够增加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逆性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间(套)是该复合种植模式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禾本科 豆科 复合种植 除草剂 安全剂 
20%烯·戊·恶种衣剂研制及对大豆镰孢根腐病的防效被引量:11
《植物保护》2019年第3期230-236,244,共8页王奥霖 谭兆岩 王对平 陈华保 雍太文 龚国淑 杨文钰 常小丽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15NZ004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1006)
为研制一种防治大豆镰孢根腐病的高效、低毒种衣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6%烯效唑(uniconazole)原药、97%戊唑醇(tebuconazole)原药、98%恶霉灵(hymexazol)原药对引起大豆根腐病的禾谷镰孢、尖镰孢和腐皮镰孢的毒力,筛选最佳复配...
关键词:大豆根腐病 镰孢菌 复配 种衣剂 毒力测定 
基于间套作弱光胁迫下作物源库协调与产量研究进展被引量:14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年第2期292-299,共8页王兴才 杨文钰 
国家大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PS19)
光能在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籽粒产量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种植结构和区划的调整,间套作种植模式在一些适宜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增加了农田生产力。然而,间套作种植方式下,由于受高位作物荫蔽影响,低位作物在某一生长阶段常常处于...
关键词:间套作 弱光环境 源库关系 作物产量 
活性氧调控豆科植物早期结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年第3期405-412,共8页汪锦 陈平 杜青 张晓娜 周颖 任建锐 王甜 雍太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162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2)资助~~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是一类具有高反应活性的氧衍生物,包括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过氧羟自由基(·HO2)以及过氧化氢(H2O2)等。植物在进行有氧代谢或遭遇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时会产生ROS,它不仅仅是有氧代...
关键词:活性氧 结瘤信号 根瘤形成 固氮 豆科作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