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形象

作品数:133被引量:22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盛财管新福尹德翔蔡艳明柴丽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论《安徒生童话》的前世与今生——基于中国视野下的《安徒生童话》研究
《进展》2018年第7期86-87,共2页钱粲 
回到《安徒生童话》的前世,思考《一千零一夜》和基督教信仰对安徒生创作的影响。再看《安徒生童话》的今生,探究作品中的异国形象。1913年《安徒生童话》首次登陆中国,在话语权主导和受众心理双引导下,《安徒生童话》携带着鲜明的中国...
关键词:《安徒生童话》 异国形象 跨文化 中国视野 
《文明小史》的异国形象与自我认同危机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54-58,共5页赵娟茹 
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11BZ57)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来看,李伯元《文明小史》中的异国形象包括洋人、洋物和异域,作家以洋人形象反思"柔远"文化,以洋物形象表现晚清大量输入西方器物时国人缺乏辨别的能力,以异域形象表现追寻真文明的理想。小说折射出晚清社会自我认同的...
关键词:李伯元 《文明小史》 异国形象 自我认同 
后殖民背景下的“异质文化形象”研究被引量: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58-62,共5页齐园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52009)
在后殖民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形象学中的"异国"形象研究应该扩展为"异质文化形象"研究。后殖民主义作家所接受的文化已不单纯是母国文化,他们笔下的母国形象既不属于自塑的传统形象学,也不属于他塑的异国形象范畴,而属于异质文化形象。它...
关键词:后殖民 异国形象 异质文化形象 形象学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论中西交往中中国作为他者的形象建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67-70,共4页俞博 
在异国形象建构中往往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即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以形象研究的基本方法论为基础,通过对异国形象构建过程中常见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倾向进行本质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意识形态式的形象和乌托邦式的形象本身就只是一种社...
关键词:异国形象 意识形态 乌托邦 利己主义 
作为殖民话语的“国民性批判”——从《天朝遥远》看当代中国学术的“新变”
《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5期279-281,共3页贺昌盛 
关键词:中国学术 殖民话语 国民性批判 天朝 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世界 异国形象 意识形态 
人文主义的局限——《印度之行》中的异国形象
《世界文化》2009年第2期35-37,共3页姜莉莉 
《印度之行》是英国作家福斯特的代表作,也是西方现代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之一。小说是作者根据两次访问印度的经历写成的,展现了多棱镜似的印度形象,抨击了英国殖民者“那颗发育不良的心”。福斯特的作品浸透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因...
关键词:《印度之行》 人文主义精神 异国形象 发育不良的心 英国殖民者 福斯特 英国作家 经典著作 
异国形象的善意误读——《在中国屏风上》之形象分析
《文学教育》2009年第2期58-59,共2页杜妍 
尽管毛姆有敏锐的判断力和真诚的同情心,但他对真实的中国还是有所隔膜,因而,他描绘的中国形象是一幅误读之图。毛姆心目中的中国在汉唐盛世,他来到中国寻觅的是中国古代的荣光,昔日的绚丽,他对远古的中国充满神往,对现实与未来...
关键词:毛姆 在中国屏风上 异国形象 文化误读 东方主义 
异国形象的文化误读被引量:4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92-95,共4页吴鸿志 蔡艳明 
异国形象是形象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这种形象并非异国现实的复呈,而是形象塑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欲求创造出来的。不同文化之间在交流的时候经常存在误读现象,比如中国形象在欧洲的不同时期就呈现出多样化的图像,既有真实的记录,亦有想...
关键词:异国形象 文化误读 形象学 形象建构 
异国形象创造与文化认同被引量:13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27-29,共3页杜平 
异国形象创造是对一个文化形象的塑造 ,它体现了个体与群体对异国的认知特点 ,具有跨文化、跨种族写作的特点。作家对异国形象的创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其中创造者的文化认同 /身份在形象创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异国形象创造是确立创...
关键词:形象创造 文化认同 主体性作用 文化形象 认知特点 异国形象 创造过程 创造者 跨文化 种族 
《纸婚》中的异国形象和中国感觉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0年第4期87-89,共3页齐雪梅 
《纸婚》是海外华文女作家陈若曦的一部长篇小说。出现在作品中的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的对话冲突,叙述人在对母体文化和客体文化进行选择时表现出来的左右摇摆和深刻矛盾,以及渗透在小说中的中国感觉,都是在对小说进行阅读欣赏过程中...
关键词:《纸婚》 长篇小说 母体文化 女作家 陈若曦 作品 他者 阅读欣赏 中值 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