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效应

作品数:33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申红坤罗跃嘉彭小虎王慈范莉妍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人民周刊》《吉林化工学院学报》《心理科学进展》《我们爱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认知与面部认知的结合:切入点及方法被引量:1
《心理科学进展》2022年第11期2473-2486,共14页周星辰 贺雯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包含认知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元认知与面部认知的结合开始得到关注。两者结合切入点包括元认知错觉(达克效应和自我中心偏见)在面部认知中的适用性,以及面部认知现象(异族效应和熟悉度优势)在元认知中的适用性。研...
关键词:面部认知 元认知 达克效应 自我中心偏见 异族效应 熟悉度优势 
面孔识别过程中种族信息的提取:神经机制与认知特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年第11期1612-1616,共5页岳亚奇 麻超 
目的:调查面孔识别中的异族效应,检测人脸加工过程中种族信息的感知方式。方法: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范式和方法,专门检测种族识别的神经机制。平均多张相同种族的面孔以突显面孔的种族信息,改变这些"平均面孔"的变形程度来操纵被...
关键词:面孔处理 种族 异族效应 多体素模式分析 
面孔识别中的异族效应及事件相关电位特征被引量:1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年第8期683-688,共6页岳亚奇 朱洵 侯艳天 乔亲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孔识别和表情识别民族差异的脑机制研究:以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为对象”(31660280)。
目的:探究同族面孔与异族面孔的识别差异。方法:招募12例维吾尔族和12例汉族在校大学生,采用视觉搜索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采集技术,将猴子面孔作为干扰刺激图片(每一试次中干扰刺激图片的数量为3或5),维吾尔族、汉族面孔作为目标刺激图片...
关键词:异族效应 视觉搜索 注意 N170 N2pc 
猴哥,快来刷个脸
《我们爱科学》2021年第13期22-25,共4页贝塔派 
观看国外的影片时,我们常常发现自己记住的名字和出场的人对不上,有时候对两个长相完全不同的外围人也会分不清。相对应的,外国人也常常分不清中国人。这不是脸盲,而是一种神奇的心理现象。神奇的异族效应心理学家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
关键词:异族效应 心理现象 面孔识别 识别能力 种族 心理学家 出场 外国人 
异族效应与脸盲症
《科学生活》2021年第5期40-41,共2页周剑平 
你喜欢看外国电影吗?看电影的时候会不会傻傻分不清谁是谁?而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认错人时,总会开玩笑地说自己是犯了“脸盲症”。殊不知,这才不是“所谓的脸盲”,而是一种神奇的科学现象——“异族效应”。
关键词:外国电影 日常生活 认错 
面孔识别中脑电成分P1,N170和N250的民族特征反应
《心理学进展》2020年第12期1931-1938,共8页岳亚奇 
目的:为了调查面孔识别中的脑电成分P1,N170,N250是否能够准确的反映出面孔的民族特征,本研究设计了专门检测面孔民族特征信息的实验范式进行探究。方法:选取31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平均面孔”以凸显民族信息,改变“平均面孔”的变...
关键词:面孔识别 P1 N170 N250 异族效应 
异族面孔识别的电位效应被引量:1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6期586-591,共6页蔡秋菊 张烨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8C090010)
为研究异族效应的认知机制,采用快速流刺激范式,让中国被试对本族面孔和异族面孔进行种族分类判断,记录被试在观看面孔时诱发的识别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变化.结果在行为和ERP上均观察到了显著的种族效应:在行为上,被试对异族面孔的判断...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 面孔异族效应 识别电位 快速流刺激 
大学生情绪对异族效应的影响研究——以东南亚面孔识别为例被引量:1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91-96,共6页曾欣虹 林媛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70625)
目的:探究情绪对中国大学生在东南亚面孔识别中的异族效应的影响。方法:情绪启动后,考察不同情绪状态下中国大学生对中国和东南亚中性面孔的识别能力。结果:正性情绪组的东南亚面孔识别正确率显著低于负性情绪组(F=3.365*),中性情绪组...
关键词:东南亚 异族效应 异族优势 大学生 面孔识别 实验 
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心理机制及其干预研究
《文存阅刊》2018年第9期165-166,共2页郭雨墨 关荐 
2017年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编号:GIP2017076)
异族效应是面孔识别的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经几十年深入探讨,已发展出成熟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知觉经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二者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异族效应产生的心理机制。近几年,异族效应研究对群际关系的改善做出了一定贡献,基于两大...
关键词:异族效应 理论 干预措施 
中国大学生在东南亚面孔识别中异族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1-6,共6页曾欣虹 叶迷 
目的:探究中国大学生在东南亚面孔识别中的异族效应。方法:以"学习—再认"范式考察中国大学生对中国和东南亚中性面孔的识别能力。结果:东南亚面孔识别正确率和辨别力指数d’显著高于中国面孔(t=4.163***,t=3.338**),东南亚面孔识别反...
关键词:东南亚 异族效应 大学生 面孔识别 实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