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体系

作品数:261被引量:38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智鹏殷佩蓓李媛饶文心盛贝贝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音乐学院河南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略论世界三大音体系的形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6期8-14,共7页庄永平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传统琵琶乐曲旋律特征研究”(项目编号:23BD074)阶段性研究成果。
音体系的形成必然是建立于某种具体乐器之上的,世界三大音体系可以说都是起源于波斯—阿拉伯的乌德(更早可追溯到巴尔伯特)乐器上。历史上,乌德向西流传演变成一时风靡欧洲的琉特琴,向东则演变成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乐器琵琶,可见这一乐...
关键词:三大音体系 乌德琴 琉特琴 琵琶 对峙 对应 
江西采茶戏音乐的语音体系与唱腔旋律形态研究
《黄河之声》2024年第13期50-56,共7页文雅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江西采茶戏音乐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YS11)。
江西采茶戏作为赣地民间音乐的产物,其音乐形态的生成源于赣地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史态、地态、语态、心态和乐态。其中的语态(方言语音)是音乐风格生成的基础,尤其是音乐中唱腔、念词都是使用地方方言演唱和念道,因此在唱腔旋律发展、旋...
关键词:采茶戏 语音音调 唱腔旋律 
高为杰《春花之舞》的创作手法与意象表达
《音乐创作》2024年第3期123-135,共13页孙程程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作曲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ZD17)的阶段性成果。
长笛奏鸣曲《春花之舞》(1962),是高为杰先生学生时代的主要作品之一,是作曲家早期由变音体系组织音高结构的典型之作。文章对作品的整体音乐结构、音高结构、音乐材料及组织手法进行了分析,以阐述作曲家在创作中如何运用五声性音调素...
关键词:高为杰《春花之舞》 泛调性 变音体系 民族风格旋律 意象表达 
“均场内核”之谬说——评童忠良的《商核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2期6-12,101,共8页刘永福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学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ZD12)阶段性成果。
童忠良的《商核论》看似内容丰富、理据充分,其实质只是对一种偶合现象的数理推论。中西音阶结构的“极为相似”是五度相生的结果,而不是因为有了“商核”才有了五度双环和两极对称,这是基本的逻辑前提。“商”作为一个虚设概念,只有在...
关键词:商核 五度双环 三度围绕 变音体系 两极对称 
阿多诺否定性思想视域下的勋伯格十二音体系
《当代音乐》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徐雪扬 翟庆玲 
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JJKH20220479SK)。
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是十分犀利的,时常造成一些思想固化观众的感观和直觉的冲击,它的出现瓦解了文化工业下商品化的音乐。阿多诺的否定性思想与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所表达的思想均反映着他们对旧有制度的反省和自觉过程。本文从阿多诺的...
关键词:阿多诺 勋伯格 十二音体系 否定思想 非同一性 
基于“配套思维”的音乐超级序列矩阵技术被引量:2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72-183,M0004,共13页魏雨薇 
国家留学基金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资助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2007330004。
巴比特是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创新者,从第一时期仅用一个单独矩阵,至第三时期全面更新作曲技法,开始建构多个矩阵并使之同时展开,进而呈现出相互对立的状态,形成“矩阵群”的超级序列矩阵。尽管巴比特的超级序列矩阵技术扩展了十二音体系,...
关键词:配套思维 音乐矩阵 巴比特 十二音体系 
韦伯恩《多么快乐》音高组织研究
《戏剧之家》2022年第16期58-60,共3页张钦铭 
安东·韦伯恩(Anton Webern,1883-1945年)的《多么快乐》(Wie bin ich froh),选自《三首歌曲》(Op.25),创作于1935年,采用的是近现代无调性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技法进行创作的一首声乐作品。在韦伯恩的这首音乐作品中,运用了后调性音乐理...
关键词:后调性音乐理论 音程级向量 十二音体系 
比较音乐学被引量:4
《民族艺术研究》2022年第2期30-38,共9页张林 周心雨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满族传统仪式音乐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批准号:20BMZ0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比较音乐学的基本理念奠定了中国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的基础。至今,比较音乐学由最初的学科属性逐渐转化为一种研究方法,并成功实现了在地化。其音乐比较的方式促进了从乐律、音阶到全方位音乐形态研究的发展。“进化论”思潮使音乐研究...
关键词:比较音乐学 进化论 传播学派 音体系 音响档案 
半音化的和声演变--变音的种类及来源探究
《黄河之声》2022年第8期57-59,63,共4页闫阿妮 陈楠 
在西方音乐发展历史中,临时变音的运用为后来半音化的发展提供了准备,开启了半音化曲折而发展的历史进程。文章就它们的来源和种类做简要的归纳,概括地介绍“伪乐”变音系统、离调性变音体系、调式交替性变音体系的半音化特点,以半音化...
关键词:变音 “伪乐”离调性变音体系 调式交替性变音体系 
论辽宁省东北部地区朝鲜语语音脱落现象--以平安北道话者为中心
《中国朝鲜语文》2021年第6期6-13,共8页李锦花 
朝鲜语研究可以通过对个别地区方言的归纳来实现,其理由是只有朝鲜语的下位语言,即各地区方言得到充分研究,才能对朝鲜语整体进行研究。本研究以辽宁省东北部地区目前使用的朝鲜语为对象,分析了作为共时性语音现象之一的语音脱落现象。...
关键词:辽宁省东北部地区 朝鲜语 语音体系 语音脱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