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盛格阳

作品数:34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傅文录赵锡艳刘阳李冀邓怀涵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平舆县人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中医药》《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四川中医》《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耿建国教授回阳救逆治疗急危重症四则辨析
《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6期1215-1217,共3页陈玉静 
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1]272号)。
阳气为人身立命之本,临床很多急危重症均是阳气虚脱、阴盛格阳所致,治以回阳救逆,方可起死回生。耿建国教授在治疗急危重症方面以阴阳为纲,甄别寒热,尤其擅于辨别寒热错杂、寒热真假之证。临床用药注重顾护人体阳气,治疗以扶阳为先,以...
关键词:名医经验 耿建国 急危重症 阴盛格阳 寒热错杂 回阳救逆 阴阳辨证 扶阳 
引火汤的专科应用体会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年第16期136-138,共3页秦娇 
引火汤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的《辨证录》,是为阴蛾者而设,也是引火归原法的代表方剂之一。作者从事心血管病专业,虽工作年限不长,但在积极学习与应用中药汤剂的过程中发现,应用引火汤作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老年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病、冠...
关键词:引火汤 阴不敛阳 阴盛格阳 虚阳浮越 
“引火归元”法论治老年高血压探析被引量:5
《四川中医》2022年第6期33-36,共4页刘菊 李慧 
“引火归元法”最早见于《景岳全书》,主要用于肾水不足,虚火上亢以及肾水寒极,阴寒内盛,阴盛格阳等无根之火浮越之证。原发性高血压在中医辨证上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治疗常责之以肝脾肾。老年高血压患者随年龄增长,肾中精气渐...
关键词:引火归元 老年高血压 阴虚阳亢 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证案被引量:1
《中国针灸》2021年第8期922-922,共1页郑琳 李奕诗 张琦璐 廖穆熙 
患者,女,65岁,于2020年8月1日初诊。主诉:发热2周。病史:2019年5月确诊为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行根治术后复发并进展至晚期,经多次化疗后并发中度贫血、不完全性肠梗阻,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2020年7月16日于广州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厥脱证 阴盛格阳 休克 艾灸 引火归元 
阴盛格阳之定时发热医案3则被引量:1
《新中医》2020年第24期202-203,共2页刘金星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部分为实热证,也有少部分为阳虚阴盛、阴盛格阳的虚热证,此种阴盛格阳型发热较难辨证。临床上有患者发热时间有特定规律,下午及夜间发热,上午不发热,属阴盛格阳类型,用四逆汤治疗有良好效果。《灵枢·顺气一日分为...
关键词:发热 阴盛格阳 时间规律 四逆汤 
四逆汤合旋复代赭汤治疗“阴盛格阳”一例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22期164-164,197,共2页刘辉 李佩芳 
李佩芳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李佩芳安徽省名医工作室。
1病例资料患者,刘某,女,72岁,汉族,系“意识不清伴四肢活动不能2月”入院。患者于2018.9.1日突发头晕伴视物旋转,不伴有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后至当地县医院就诊,拟“脑梗死”收治入院,入院后意识水平开始下降,9.2日出现意识不清,后转...
关键词:四逆汤合旋复代赭汤 阴盛格阳 
“引火归原”法小议被引量:10
《中医杂志》2020年第12期1095-1097,共3页李冀 周轩 赵泽世 付强 
"引火归原"法主治上焦火热、下焦虚寒之"火不归原"证。其理论渊薮悠久,诸家论析同中有异,临床应用广泛,故有必要对其理论内容包括名称、主治证候、病机、用药等进行析要梳理,并明确其临床运用要点,以冀为现代运用此法提供参佐。
关键词:引火归原 火不归原 阴盛格阳 虚阳上浮 阴不敛阳 
虎狼之药附子:胆大心细效更佳
《医师在线》2016年第24期14-15,共2页梅松政 
剂量的争议 附子又名附片,生附子毒性很大,大概3~6g就可导致一个成年人中毒身亡。然而,经过规范炮制后的附子却是“回阳救逆第一品”,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冷,心腹冷痛,脾泄...
关键词:生附子 回阳救逆 《伤寒论》 散寒止痛 阴盛格阳 风寒湿痹  人中毒 
轩岐精言(27)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6年第3期44-45,共2页吴沫梃 
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 此语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系指阴阳理论在中医临床诊断上的应用。阳主动而在外,阴主静而在内。病邪由阳分入于阴分,阳气敛藏,故病者多安静。病邪由阴分出于阳分,阴不守内,阴阳相争,故病者多躁动而怒。静与...
关键词:阴盛格阳 病者 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理论 阴出之阳 轩岐 守内 阴阳盛衰 静者 病理情况 
论真寒假热之虚寒与实寒被引量:1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414-416,共3页李静 李如辉 
[目的]辨清真寒假热证之真寒的虚实属性,并简要总结。[方法]习读相关文献资料及理论书籍,分析、比较各医家主张,且从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处方用药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证真寒假热证之真寒的虚实属性。[结果]真寒假热证,从病因病机上说,是...
关键词:真寒假热 阴盛格阳 虚寒 实寒 脾肾阳虚 四逆汤 中医基础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