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平衡失调

作品数:61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傅纪婷李建国李刚杜燕李国燕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大庆市第四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大众医学》《中国民康医学》《家庭用药》《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寒冷季节如何避免疼痛发作
《生活与健康》2025年第2期14-15,共2页戈晓东 
疼痛的发病往往与季节有关,冬、春季和秋、冬季最高发,这两个时段是冷热交替最频繁的时候,人体易受寒而感觉周身疼痛。这是因为表皮收缩,毛孔关闭,机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停止,正所谓不通则痛。中医学中还有“十病九寒”“寒冷是百病之源...
关键词:阴阳平衡失调 百病之源 物质交换 机体免疫力 不通则痛 中医学 寒冷季节 冷热交替 
中医分型辨治青春痘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4年第11期54-54,共1页朱本浩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以及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因为好发于青春期青年男女,俗称青春痘。痤疮影响美容,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导致毁容,给年轻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中医认为,本...
关键词:阴阳平衡失调 相火妄动 毛囊皮脂腺 精神痛苦 脏腑辨证 慢性皮肤病 健运 痤疮 
中药汤水,助你“享瘦”
《中国家庭医生》2024年第9期50-50,共1页崔士忠 王喆 
中医眼中的肥胖,在外是形态上的表现,在内则是阴阳平衡失调及脏腑功能的异常,与之相关的病因,有水湿、痰浊、瘀血等。中医对于减肥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方法,其核心在于调理身体内环境,达到既能够瘦身,又能保持身体的健康的目的。具体来说,...
关键词:阴阳平衡失调 中药内服 脏腑功能 痰浊 中医 
春季调血压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4年第3期50-50,共1页孔彦 
中医学认为,肝为刚脏,藏血而主疏泄,其阴易虚而阳易亢,极易形成肝阳上亢、肝火上冲、肝风内动之势。高血压是由于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产生的结果,多因忧思恼怒过极,或过食肥甘醇酒,或房室劳倦过度,以致肝肾阴亏于下,肝阳肝火逆于上,甚则内...
关键词:阴阳平衡失调 肝风内动 气血逆乱 肝为刚脏 肝阳上亢 忧思恼怒 中医学 内风 
常按这些穴位可防风邪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3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胡津丽 
秋季,特别是随着进入深秋,秋风也越来越猛烈。《黄帝内经》中说秋三月“天气以急”,这里的“急”就有秋风疾进的意思。秋风“萧瑟肃杀”,且风为百病之长,因此在秋季特别需要注意防风邪。风邪又分内风和外风两种。外风是由自然界风邪入...
关键词:阴阳平衡失调 肝风内动 风为百病之长 外风 《黄帝内经》 风邪 内风 防风 
杨德钱应用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治疗女性更年期心悸经验被引量:1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11期2268-2269,共2页夏秋爽 杨德钱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更年期心悸指的是女性由中年向老年期过渡阶段,阴阳平衡失调,尤其是肾阴肾阳虚损,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紊乱所致的以心悸为主的病症[1]。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结构...
关键词:更年期女性 阴阳平衡失调 柴胡疏肝散 女性更年期 心血管疾病 治案 肾阴 酸枣仁汤 
肾的辨证论治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3年第9期64-65,共2页
《黄帝内经》中《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丈夫,五八(四十岁)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中医认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多因肾气不足、天癸衰少、精血虚亏、阴阳平衡失调造成,所以将其辨证分型为多种证型,在...
关键词:阴阳平衡失调 上古天真论 疏肝解郁 肾气不足 调整阴阳 心肾不交 滋阴降火 肾阴虚 
《伤寒论》六经辨证在肾病治疗中的运用
《健康之家》2023年第4期49-50,共2页孔雪倩 徐震宇 
什么是肾病 肾脏的病因分为外因和内因,内因与个人体质有关.《黄帝内经》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正气充足的时候,人体不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患病;相反,平素身体虚弱,后天又调理不善,导致正气不足,肾精损耗,阴阳平...
关键词:阴阳平衡失调 阴平阳秘 邪不可干 外因和内因 肾精 肾病治疗 《黄帝内经》 外界影响 
“六窝”常按 身强体健
《养生月刊》2022年第5期438-439,共2页朱秀兰 
人到了中老年,经常按摩眼窝、耳后窝、颈窝、腋窝、腰窝和腘窝这六个“养生窝”,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劝君不妨坚持试一试。一、按眼窝——降压安神眼窝即眼眶之内的柔软区域。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病及失眠症均与阴阳平衡失调有关,眼窝附...
关键词:阴阳平衡失调 足阳明 腘窝 高血压病 强身健体 失眠症 安神 腋窝 
高血压是种全身性疾病
《家庭中医药》2021年第11期12-14,共3页孙清廉 
高血压病主要是由于血管系统神经调节障碍所引起,以血压升高为特征,并伴有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的生理性或病理性改变的一种慢性疾病。我国把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或18.7/12千帕作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中医学将高血压归属于"眩晕""...
关键词:阴阳平衡失调 病理性改变 过度劳累 情志失调 全身性疾病 虚损 毫米汞柱 血管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