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器具

作品数:45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徐国青蒋好李竹雨刘显波石碧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茶叶博物馆湖北工业大学故宫博物院更多>>
相关期刊:《西部大开发》《中国收藏》《文物春秋》《大观周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艺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简析精品紫砂《文竹提梁》的艺术美感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8年第8期101-101,共1页万玉芬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竹子又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创作此壶不仅是对淡泊、清高、正直的人格追求,也是希望生命如竹子一样长青不败的美好意愿,象征青春永驻。
关键词:文竹提梁 饮茶器具 造型 
王者之风,虎虎生威——浅谈紫砂壶“王者之风”的文化和艺术特征
《江苏陶瓷》2018年第3期59-59,61,共2页孙金立 
宜兴紫砂壶作为实用的饮茶器具,几百年来深受大众的青睐,与此同时,紫砂壶更像中华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进而更好地促进紫砂艺术的发展。可以说,艺术和文化是衡量一把壶综合价值的两大重要标准,也是紫砂艺人进行创...
关键词:艺术特征 中华文化 紫砂壶 创作空间 饮茶器具 综合价值 艺术形式  
“鸿运”当头,圆润呈祥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6年第12期91-91,共1页赵志刚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可说是一座壶艺造型的艺术宝库。从形而言,有取材于自然,这里主要指动物和植物两个内容。动物,有飞禽、游鱼、走兽和人体。植物,有树木、藤草、花卉和蔬菜。这些都是壶艺造型、装饰的题材。紫砂...
关键词:砂壶 饮茶器具 修心 艺术宝库 
宋代:“点茶斗茶”的行为艺术被引量:1
《西部大开发》2016年第7期107-107,共1页赵争耀 
唐宋时期,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陕西历史博物馆就珍藏着不少隋唐到明清的饮茶器具,尤其是征集到的宋代陶瓷茶具,非常精致。从这些文物上我们看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历...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 陕西历史博物馆 饮茶器具 历史传承 王公大臣 黑釉 三沸 茶筅 饼茶 大观茶论 
中国竹木茶具欣赏被引量:1
《茶(健康天地)》2011年第6期39-39,共1页华夏 
隋唐以前,我国饮茶虽渐次推广开来,但属粗放饮茶。当时的饮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间多用竹木制作而成。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多数是用竹木制作的。这种茶具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茶无污染、对人体又无害,因此,自古至今...
关键词:茶经 饮茶器具 陶瓷器 文物价值 艺术欣赏价值 慈竹 陶瓷类 制作困难 竹罐 竹片 
紫砂“云肩如意壶”彰显经典之作的生命力
《江苏陶瓷》2011年第B10期27-28,共2页吴小萍 
宜兴紫砂壶作为饮茶器具很平常,也很平淡,然而,它作为艺术品内涵厚重、高雅素静,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日益受宠.今年在北京的匡时2011春季紫砂专场拍卖中,有一套顾景舟大师制作的“云肩如意三头茶具”(见图1)最终以1023.5万元高价成交....
关键词:紫砂壶 生命 饮茶器具 造型艺术 文化内涵 艺术品 青铜器 茶具 
书画与陶刻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第5期74-74,共1页柴绪波 
自明朝时兴散茶冲泡法开始,紫砂壶以其优异的材质和独特的功能,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茶具,也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掌中新宠。特别是书画名家,以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间接或直接参与到紫砂壶的创作之中,或为紫砂壶撰制壶铭,从...
关键词:书画 实用功能 紫砂壶 审美情趣 文化底蕴 饮茶器具 艺术品位 泡法 
可赏可藏的竹编茶具
《茶(健康天地)》2010年第10期88-89,共2页梁冬秋 
竹木茶具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茶区,很多人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但现代已很少使用。在我国南方,如海南等地有用椰壳制作的壶、碗来泡茶的,经济而实用,又具有艺术性。用木罐、竹罐装茶,则仍然随处可见。
关键词:竹罐 福建省武夷山 椰壳 茶经 饮茶器具 艺术欣赏价值 陶瓷器 黄竹 片茶 慈竹 
浅谈紫砂壶的造型与装饰被引量:1
《山东陶瓷》2009年第6期45-46,共2页宋陶 宋晓伟 
关键词:紫砂壶艺 装饰 造型 饮茶器具 艺术品 价值 世界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