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形成

作品数:27被引量:38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韩克猷王平罗继红赵靖舟王清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新疆石油科技信息》《断块油气田》《石油实验地质》《石油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巴西桑托斯盆地油气田形成的关键条件与勘探方向被引量:11
《矿产勘查》2020年第2期369-377,共9页王红平 于兴河 杨柳 王朝锋 吕福亮 范国章 刘艳红 张勇刚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6ZX05029);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编号:2016D-4303)联合资助.
巴西桑托斯盆地是全球著名的油气田富集的深水含油气盆地,盐下裂谷沉积体系规模巨大,发育世界级的烃源岩和规模优质的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巨厚盐岩形成高效区域盖层,盐下油气成藏条件优越。通过对桑托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成藏特征分...
关键词:湖相碳酸盐岩 油气田 桑托斯盆地 勘探方向 巴西 
波斯湾盆地演化与超大型油气田形成被引量:4
《石油实验地质》2019年第4期548-559,共12页李运振 张鑫 信石印 柳万春 
波斯湾盆地拥有数量众多的超大型油气田,其形成与盆地演化密切相关。盆地主体受控于基底拼合及特提斯洋的开启与关闭,总体经历裂谷—漂移—碰撞3期构造演化阶段,形成3种盆地类型,即基底拼合裂谷、被动大陆边缘与前陆盆地。各演化阶段分...
关键词:演化阶段 成藏模式 被动大陆边缘 波斯湾盆地 
渤海走滑转换带及其对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控制作用被引量:93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6年第9期1548-1560,共13页徐长贵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No.2011ZX05023-006)
渤海海域郯庐走滑断裂带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带,但是长期以来,该带对大中型油气田控制作用不明确.利用覆盖渤海郯庐断裂带的三维地震资料和400多口钻井资料对渤海海域走滑转换带特征及其与大中型油田形成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新...
关键词:走滑断裂 增压型转换带 释压型转换带 大中型油田 渤海海域 石油地质. 
阿尔金斜坡东段新生代断裂系统及大型油气田形成被引量:4
《新疆石油地质》2013年第6期640-644,617,共5页程玉红 马新民 石亚军 马峰 乐幸福 王鑫 张平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7-006);中国石油重大科技项目(2011E-03)
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对柴达木盆地阿尔金斜坡东段新生代断裂系统的几何学特征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根据平面展布,把研究区新生代断裂分为北西向、北东东向和北西西向三组;根据断裂演化特征,又将其分为古新世-始新世形成尖顶山地...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阿尔金斜坡 新生代 断裂系统 大型油气田 
具中国特色的石油地质理论——火山活动在中国油气田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被引量:5
《新疆石油地质》2010年第4期429-433,共5页郭占谦 康大臣 王卓卓 
随着我国对油气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现行的石油地质理论已不能满足中国石油地质勘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一种建立在中国地质特点基础上的找油理论尤为重要。中国陆壳是全球火山活动最活跃的陆壳,火山活动在石油地质学三大核心命题...
关键词:中国陆壳 火山活动 成盆效应 成烃效应 成藏效应 
“须家河”开发 不走寻常路
《中国石油石化》2007年第24期52-53,共2页周泽山 
针对广安气田须家河组储层的特点,四川油气田形成以"地震先行,优选目标,快速钻井,保护储层,加砂压裂,井下节流,单井采气,液气混输,集中处理"等为核心的开发技术路线,竭力为我国"低渗砂岩气藏"规模效益开发探路。
关键词:开发 油气田形成 保护储层 须家河组 快速钻井 加砂压裂 井下节流 技术路线 
四川油气田节能减排冲刺刚性目标
《石油和化工节能》2007年第4期35-36,共2页
进入6月,主题为“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的全员节能大行动正在四川油气田形成一股热潮。
关键词:四川油气田 节能 减排 刚性 油气田形成 科学发展 
松辽盆地主要断陷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分布特征被引量:21
《石油实验地质》2007年第3期231-237,共7页吴聿元 周荔青 
在松辽盆地深部发育的30多个中生界断陷中,已发现的大中型油气田主要分布于贯穿盆地中央区域的北北东向孙吴—双辽岩石圈断裂两侧的徐家围子、十屋、长岭等3个富油气深断陷之中。这些深断陷的成油气地质条件和大中型油气田分布规律研究...
关键词:油气富集带 大中型油气田 富油气断陷 断陷层系 松辽盆地 
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岩性地层油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被引量:26
《科学通报》2007年第A01期32-39,共8页邹才能 陶士振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项目(编号:05-01A-01-01)资助
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由于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相带类型多样、形成时间和埋深跨度大、成岩演化复杂、非均质性和孔洞缝发育的影响因素多,其沉积、成岩和成藏的复杂性造成碳酸盐岩油气田形成、分布和...
关键词:碳酸盐岩 大中型 岩性地层油气藏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中国大陆大规模成矿作用油气田形成——来自岩石圈的约束被引量:13
《中国地质》2006年第4期852-865,共14页邱瑞照 李廷栋 邓晋福 周肃 肖庆辉 叶天竺 耿树方 陈秀法 王翠芝 刘勇 
国土资源部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001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402344048;No.4057206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0561502;1212010661315;1212010561501);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3009;2003010)项目联合资助。
由克拉通、造山带、裂谷、边缘海洋壳和岛弧等5大岩石圈类型构成的中国大陆,由于不同类型岩石圈对应的动力学机制及其效应不同,岩石圈不同类型之间的连接带必定是不连续带,与大陆成矿作用有密切的联系。中国大陆已知的绝大多数金属矿床...
关键词:岩石圈不连续 大规模成矿作用 油气田形成 岩石圈约束 中国大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