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陶器

作品数:82被引量:16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杜玉生李融武王建保李国霞李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艺术市场》《浙江工艺美术》《收藏家》《四川文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齐娄睿墓釉陶器一组 尘封的王陵,耀世的千年窑火
《收藏》2024年第3期10-12,共3页海青 王爱国 
1979年太原市王郭村发现一座神秘的墓葬,伴随墓葬而出的除了轰动世界的宏伟壮观的壁画,还有丰富精美的釉陶器。这就是北齐东安王娄睿及其妻东安郡君杨氏合葬墓。1979年太原市王郭村发现北齐东安王娄睿及其妻东安郡君杨氏合葬墓,虽屡遭破...
关键词:墓主人 郡君 釉陶器 北齐 东安 娄睿墓 王陵 宏伟壮观 
安徽郎溪旺村汉代墓葬的清理
《东方收藏》2023年第5期121-123,共3页王芬 
2022年,郎溪县旺村在实施污水管道整村推进工程挖设管道时发现一座土坑墓,郎溪县文物管理所随即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其随葬品的器类主要有鼎、壶、罐、灶、金饼等,为研究汉代时期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艺术等方面提供了十...
关键词:釉陶器 汉墓 随葬品 旺村 
南诏釉陶新探:以五指山遗址新资料为中心
《大众考古》2023年第4期68-72,共5页张子涵(文) 朱忠华(图) 
以往南诏釉陶器的考古发现不多,2020年在云南太和城五指山遗址发现的大量年代确定的南诏釉陶器及南诏窑场,极大丰富了南诏陶瓷业的资料,其发展情况及技术来源也逐渐清晰起来.
关键词:南诏 五指山 釉陶器 陶瓷业 考古发现 遗址 资料 
“新”火相传——紫砂文化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现代转化
《中国故事(传统)》2023年第3期82-86,共5页王琦 傅金辉 
紫砂,是紫砂陶器的简称,即以紫砂泥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自制工具,经过加工、烧制成型的无釉陶器制品。紫砂制品种类繁多,有壶、杯、罐、花盆、陶板、雕塑等。紫砂是利用紫砂泥料,手工制作而成的陶器,大致可以分为实用品和装饰品两大类(...
关键词:自制工具 室内空间设计 紫砂陶器 紫砂文化 紫砂泥 现代转化 釉陶器 手工制作 
徽州先秦史上的文明之光
《徽州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13-16,共4页翟屯建 
徽州地处浙闽高地,俯视江南,控扼鄱阳。北纬30度的神秘土地,孕育出嵘磅的黄山奇景,透露出徽州先秦史上的文明之光。“新安人”从这里诞生,阅国在这里建立,学术界所称“原始瓷”一词,最早就是来自屯溪西周墓葬出土的釉陶器。其中“云纹...
关键词:先秦史 西周墓葬 徽州文化 文明之光 釉陶器 原始瓷 青铜器 明清 
渤海釉陶新探——以日用釉陶器为中心
《考古与文物》2022年第4期93-102,共10页彭善国 张欣怡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编号:17VGB013);吉林省冰雪丝绸之路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对渤海国境内出土日用釉陶器的类型和文化因素的分析,认为其来源有三:第一类的器形和纹饰源自渤海陶器,与中原北方地区唐代陶瓷迥异,应属渤海自产;第二类在渤海的陶器中有近同的形制,与中原北方地区同类产品形制近同或有差别,...
关键词:渤海国 日用釉陶器 文化因素 产地 
2018年安阳固岸村北齐墓发掘简报被引量:5
《中原文物》2021年第4期25-30,F0003,共7页孙淑芳(执笔/整理) 孔德铭 申文喜(整理) 申明清(照相) 
2017-2018年在配合引岳入安水利工程二期建设项目过程中,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位于固岸村的M34,是一座北齐时期的斜坡墓道土洞墓,出土一组铅釉陶器。该墓为研究北朝晚期的墓葬制度,北方陶瓷器烧制工艺的发展与演...
关键词:安阳 固岸 北齐墓葬 釉陶器 
德州黑陶:土与火的艺术
《走向世界》2021年第S01期54-55,共2页—卓 
黑陶﹐被当今社会各界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德州黑陶是中国黑陶的一种﹑因出土于德州市而得名。2018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日录,德州黑陶入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作为一种...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釉陶器 黑陶 传统工艺 力与美 德州市 红胶泥 
宜均手艺人葛昊翔:以釉彩之美,传中华文化
《浙江工艺美术》2021年第6期68-71,共4页任丹娅 
钧窑的窑变之美是很多手艺人痴迷追求的艺术目标。比起钧窑,宜均釉陶器的知名度要小很多,但其艺术性和审美性并不亚于钧窑。从清代至今,宜均釉陶器经历过沉浮,仍面临着历史难题。面对这个难题,“葛窑”第三代传人葛昊翔却很从容。研究...
关键词:釉陶器 历史难题 钧窑 中华文化 宜均 第三代 手艺人 审美性 
三门峡市博物馆藏汉代绿釉陶器赏析
《理财(经济)》2021年第5期6-11,共6页狄欣怡 
汉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绿釉陶,作为东汉时期发明、创烧的新品种,在中国古代陶瓷中独树一帜,是低温铅釉技术发展的成果。绿釉陶明器在东汉时期曾盛行于全国各地,其厚重磅礴、形制丰富、制作精美,代表了汉代制陶技艺的...
关键词:博物馆藏 绿釉 陶瓷发展史 陶明器 釉陶器 欣赏价值 三门峡市 东汉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