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鳖

作品数:224被引量:29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牛翠娟孙儒泳周显青吕富雷思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盐城工学院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水产养殖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温度对中华鳖幼鳖生长和血液学参数的影响研究
《水产养殖》2024年第7期6-10,共5页付双秋 柳家伟 高飞扬 张宇 黄燕 张志强 
安徽农业大学2021年度省级线下课程(原精品线下开放课程)项目(2021xxkc039);安徽农业大学2022年校级(X202210364460)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训练项目;2022年安徽省新时代育人质量工程项目(研究生教育)省级特色学位点建设项目-水产;安徽农业大学2023年度校级质量工程动物学教学创新团队项目(2023aujxtd004)。
开展了温度对中华鳖幼鳖生长和血液学参数影响试验。将中华鳖幼鳖设置2个试验组,分别为A组(28℃)和B组(34℃),于2组温度下养殖1,3和10 d,分别测量其体质量、背甲长和背甲宽、各型白细胞百分比及血浆杀菌能力等指标。结果表明,B组幼鳖养...
关键词:温度 中华鳖幼鳖 生长指标 白细胞 血浆杀菌能力 
南美白对虾与中华鳖生态混养的多种模式及其关键技术被引量:2
《水产养殖》2016年第9期41-42,共2页戚正梁 
南美白对虾与中华鳖生态混养技术,在浙江省钱塘江南岸围涂地区经多年的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与南美白对虾专养模式相比,因虾、鳖生物特性的差异而显现不同的技术要求,而不同的生态混养模式之间,又因虾、鳖放养比例的不同而显示...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 中华鳖 放养比例 混养技术 钱塘江南岸 围涂 增氧机 幼鳖 养殖池 虾体 
中华鳖(墨鳖)人工养殖技术总结及形态学特征描述被引量:2
《水产养殖》2016年第9期45-47,共3页张君 余鹏 沈保平 宋新欢 毕志华 陈露 刘烜 万全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是一种名特水产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华鳖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其养殖技术也在全国各地得到快速的发展,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种群和名称,如“太湖鳖”“日本鳖”“江南梅花鳖”“平南墨...
关键词:中华鳖 人工养殖技术 地方种群 龟鳖 长江沿岸 稚鳖 亲鳖 幼鳖 平南 成鳖养殖 
环保型高效中华鳖膨化饲料的研制与应用
《水产养殖》2014年第12期1-4,共4页吴格天 赖年悦 王幼鹏 项旭东 吴运动 
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项目资助(2012D5-146)
中华鳖俗称甲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甲鱼人工养殖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养殖品系包括台湾鳖、泰国鳖、日本鳖、黄河鳖和黄沙鳖等。根据不完全统计,10余年间甲鱼产量增长了将近10倍。然而,在产量激增的背后,是产业发展的严重失序。养殖业严...
关键词:中华鳖 膨化饲料 甲鱼养殖 黄沙鳖 人工养殖 饲料系数 稚鳖 诱食剂 幼鳖 配合饲料 
中华鳖幼鳖池塘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水产养殖》2014年第12期50-51,共2页嵇爱华 
通常将规格为50-250 g的中华鳖称为幼鳖,幼鳖阶段是中华鳖生长较快的阶段,是承接稚鳖培育和成鳖养成的重要环节,在幼鳖的池塘养殖管理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科学放养 放养的幼鳖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一池内放养的...
关键词:幼鳖 中华鳖 养殖密度 稚鳖 池塘养殖 摄食量 池塘水 池塘环境 动物性饵料 生长差异 
稚鳖、幼鳖的疾病及其防治
《水产养殖》1997年第4期13-14,共2页胡小玲 
关键词:鳖病 稚鳖 幼鳖 白霉病 水霉病 烂甲病 红脖子病 
幼鳖爱德华氏菌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治被引量:7
《水产养殖》1995年第5期5-5,共1页林禹 胡毅军 蔡开珍 
爱德华氏菌属细菌能感染多种鱼类、两栖类以及爬行类等动物,有时还会引起败血症。1994年1月福清某鳖场幼鳖发生以内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取样检验,从病鳖肝脏、腹水中分离出缓慢爱德华氏菌(野生型),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幼鳖体...
关键词:鳖病 幼鳖 爱德华氏菌 败血症 诊断 防治 
简易稚幼鳖加温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1995年第2期14-14,共1页廖训仁 
自1993年9月2日开始,笔者将人工孵化的244只稚鳖,除移200只入室内常温池养殖越冬外,其余44只采取人工加温方法养殖。到1994年3月22日止,存活率达91%,总重量4千克,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加温养殖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 稚鳖 加温养殖 加温箱 效益 
提高幼鳖成活率的技术
《水产养殖》1992年第4期2-3,共2页孙伯庆 蔡新法 沈小平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鳖(Trionyx sinensis)的产卵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7月为产卵盛期。鳖卵的自然孵化期为70天左右,因此部分稚鳖越冬前的生长时期短,影响越冬成活率,特别是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孵出的稚鳖,体重3.5克左右。
关键词:幼鳖  水产养殖 成活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