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窟

作品数:342被引量:765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沙武田卯芳刘永增杨富学朱晓峰更多>>
相关机构: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敦煌研究院院级科研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大千的“敦煌石窟崖面立面图”及相关问题
《敦煌研究》2025年第1期132-145,共14页张玉丹 赵蓉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2022年资助公益项目“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研究”;四川博物院2024年院级课题“张大千敦煌考察图形记录研究”。
张大千在川家属曾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捐赠给四川博物院一批包含张大千敦煌考察笔记及相关资料的藏品,其中有6件以3种图绘形式表现了1944年之前的敦煌石窟崖面立面。其一为铅笔绘莫高窟石窟立面草图,其二为水墨速写莫高窟崖面立面全景图...
关键词:张大千 莫高窟 榆林窟 崖面立面图 石窟编号 
西夏石窟纵横谈
《西夏学》2024年第2期245-266,共22页史金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项目(项目编号:DF2023TS13)阶段性成果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对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进行了数次考察,结合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献、契约文书,以及黑水城、宁夏和甘肃等地出土的多幅西夏卷轴画,可以加深对两窟群历史背景的认识,使得西夏的石窟断代与分期面貌大大改观,显示出...
关键词:西夏 莫高窟 榆林窟 敦煌学 西夏学 
莫高窟和榆林窟壁画的植物图像浅析
《艺术市场》2024年第12期88-89,共2页王姝诺 
本文以敦煌莫高窟和榆林窟壁画中的植物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壁画中植物图案的形态及象征意义的研究,以展现古人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关注程度,从而分析其与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经研究发现,植物图像在宗教仪式中的地位及在艺术创作...
关键词:莫高窟 榆林窟 壁画 植物图像 
新发现瓜州榆林窟第38窟藏文题记释读
《攀登(藏文版)》2024年第4期123-131,共9页多杰才旦 
敦煌瓜州榆林窟第38窟系晚唐五代壁画,窟存壁画精美,极具艺术价值。此窟常年闭关,很少对外开放。历史上游客及信徒在此游览,在窟存壁画上留下了许多印记,其中一条藏文游人题记非同寻常,从中可追寻彼时汉藏佛教艺术交流的历史事迹。据相...
关键词:榆林窟 藏文游人题记 价值 
瓜州榆林窟第29窟西夏国师鲜卑智海考
《敦煌研究》2024年第5期31-39,共9页孙伯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河西石窟多语言壁题考古资料抢救性调查整理与研究”(22&ZD219);国家社科基金“基于人才培养传承的民族文献语言学学科建设研究”(22VRC083)。
结合西夏文献的记载,对瓜州榆林窟第29窟西夏真义国师鲜卑智海做了进一步考证。他曾是西夏仁宗后期著名国师,活跃于1189-1214年之间,官至功德司正、译主、座主,五寺提点,兼末品官阶“■西寿”,驻锡于西夏皇家寺院大度民寺。他是西夏佛...
关键词:榆林窟 鲜卑智海 敦煌学 西夏学 
榆林窟和托林寺壁画上的拉弦乐器比较研究
《艺术家》2024年第9期49-51,共3页耿冉 
敦煌榆林窟和西藏阿里托林寺都是中国著名的遗存壁画艺术的圣地。壁画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对研究中国古代乐器的形制特点、部件结构、演奏方式,以及与其他乐器的合作形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其中,拉弦乐器作为后期器乐音乐或整...
关键词:演奏方式 壁画艺术 榆林窟 拉弦乐器 托林寺 音乐体裁 器乐音乐 西藏阿里 
文殊山 媲美敦煌的“小西天”
《中国国家地理》2024年第8期I0026-I0027,共2页王睢 李琦(摄影) 
连绵的祁连山里,至今保存着50多处古代石窟遗址,堪称中国的“石窟殿堂”。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的文殊山石窟,东接马蹄寺石窟群、天梯山石窟,西邻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榆林窟、昌马石窟等。然而,在星光闪耀之下,文殊山石窟并未...
关键词:文殊山 天梯山石窟 马蹄寺石窟群 小西天 榆林窟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昌马石窟 莫高窟 
大理国僧人带俗姓制度研究——以榆林窟第19窟“大礼平定四年”题记为中心
《宏德学刊》2024年第1期80-93,共14页段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河西石窟多语言壁题考古资料抢救性调查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2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理国时期僧俗四人巡礼榆林窟的事迹,见于榆林窟第19窟主室甬道北壁“大礼平定四年”题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有关大理国僧俗到大理国境之外巡礼佛教圣迹的题记,弥足珍贵。大理国僧俗四人巡礼榆林窟,说明榆林窟作为佛教圣迹的重...
关键词:榆林窟 大理国 巡礼 僧制 
瓜州榆林窟第3窟西夏属性申论
《宏德学刊》2024年第1期195-220,共26页梁红 沙武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河西石窟多语言壁题考古资料抢救性调查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2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项目批准号:20VJXT014);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资助“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批准号:B18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瓜州榆林窟第3窟出现了大量元代各民族文字的游人题记,又有明显属于元代补绘的蒙古装供养人画像,加上洞窟深厚的汉藏并存、显密共融的图像风格与义理思想,可见是反映西夏佛教及其艺术最为典型的洞窟,洞窟营建的西夏时代关系是清晰的。...
关键词:榆林窟第3窟 蒙古装供养人画像 元代皇家窟 酿酒图 取经图 
榆林窟第32窟维摩诘经变探究
《敦煌研究》2024年第2期61-72,共12页祁峰 宁强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河西碑铭与河西史研究”(21VJXT002)。
榆林窟第32窟开凿于曹氏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时期,该窟主室左壁绘制维摩诘经变。该经变独特之处是维摩与文殊间增加了“阿修罗护卫须弥山”和《佛国品》的组合图式。这一特征体现出对《佛国品》的强调,释迦的至尊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或...
关键词:榆林窟第32窟 维摩诘经变 组合图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