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轮作系统

作品数:47被引量:555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熊正琴吕卫光张翰林黄红英田亨达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生态环境学报》《中国农学通报》《江苏农业科学》《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模拟方法对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估算差异
《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7期231-240,共10页杨雨茗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较准确地估算各领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对制定减排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研究区水稻—冬小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CH_(4)、N_(2)O)排放水平,对比IPCC2006 Tier2及DNDC模...
关键词:稻麦轮作 DNDC模型 IPCC2006 Tier2 温室气体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有机氮肥替代率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1期1-6,共6页施林林 柳开楼 董林林 沈园 陈培峰 沈明星 王海侯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课题“有机物料驱动太湖地区农田土壤质量及碳库演变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CX(22)3005];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生态敏感区HDPE沼液稻田消纳适宜承载量及关键技术研究”(SNG2021015),“苏南地区稻麦周年优质丰产绿色高效技术示范”(SNG2020040)。
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化肥减量的关键措施。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明确太湖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中有机氮肥替代率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提高有机氮肥替代率提供理论基础。依托40 a长期定位观测试验,分别选择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和单施有机肥(OM)...
关键词:长期施肥 稻麦轮作 有机氮肥替代率 土壤有机碳 土壤总氮 
淮河流域稻麦轮作系统CH4通量模拟及减排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第10期2346-2357,共12页虞晓兰 张方敏 方砚秋 卢燕宇 张凯迪 倪婷 
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BK20220017);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联合开放基金(2021SYIAEKFMS37);中国气象局气象能力提升联合研究专项(22NLTSQ011)。
为研究气候变化下不同管理措施对淮河流域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CH_(4)通量的影响,通过参数率定后的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估算了淮河流域历史时期(2000—2020年)及未来(2021—2049年)RCP4.5(中等排放强度情景)和RCP8...
关键词:稻麦轮作农田 气候变化 CH4通量 DNDC模型 减排措施 秸秆还田 
生物炭和腐殖酸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CH_(4)和N_(2)O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1
《农业工程学报》2023年第11期220-229,共10页刘志伟 刘娟 吴家森 李永夫 姜培坤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C0200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540)。
生物炭和腐殖酸对土壤C、N循环和作物产量均具有深刻影响。该试验以稻麦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生物炭和腐殖酸在经过1 a陈化后对土壤肥力、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持续影响。设置了6个处理:B0F0(对照,不添加生物炭和腐殖酸);B0F1(...
关键词:生物炭 腐殖酸 温室气体 综合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强度 
田间老化生物质炭减缓稻麦轮作系统土壤N2O排放能力降低的机理被引量:1
《土壤学报》2023年第3期716-725,共10页朱爽阁 张前前 徐昕彤 毕瑞玉 宋燕凤 熊正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078);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KYCX21_0618)资助。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壤调节剂,在固碳减排尤其氧化亚氮(N_(2)O)减排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为明确生物质炭对田间N_(2)O排放的持续效应及其作用机理,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分析稻麦轮作体系新鲜和田间不同时间老化生物质炭对N_(2)O排放...
关键词:稻麦轮作系统 老化生物质炭 氧化亚氮(N_(2)O)排放 
县域稻麦轮作系统碳足迹分析——以江苏兴化为例被引量:3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年第4期67-75,共9页任筱童 柴以潇 张莹 谢凯柳 王敏 郭俊杰 郭世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0200)。
碳中和是中国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而农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研究旨在明确县域尺度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水平,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以了解碳足迹的调控手段。基于江苏兴化稻麦轮作区域农户调研数据(调研内容包括土地状况、作物种...
关键词:县域 稻麦轮作 生命周期分析 碳足迹 
生物质炭对稻麦轮作系统生态效应和经济收益的综合影响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23年第6期10-14,21,共6页顾彩云 石翡 吕华 张通 孙飞 胡志强 
泰州市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TN202010);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重点)(202112917010Z)。
以泰州地区典型种植方式的稻麦轮作系统农田为研究对象,比较施用不同水平生物质炭对生态效应(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理化性质和养分状况)和经济收益(经济收入纯收益和生态经济净收益)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单施氮肥,配施生物质...
关键词:稻麦轮作系统 生物质炭 温室气体 生态效应 经济收益 
长江中下游地区排水对稻麦轮作系统N_(2)O排放以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652-658,共7页何昊 李丹丹 吴泽 张天成 潘非凡 杨书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1301)资助。
为探究适用于中国东部低地圩区的稻麦两熟制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增效技术,以巢湖圩区稻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浅沟(CQ)、深沟(CS)两种麦季开沟排水处理,并以常规耕作为对照(CG),采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整个稻麦轮作周期的氧化亚...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 稻麦轮作 氧化亚氮 土壤理化性质 
耕作方式对成都平原稻麦轮作系统吸收累积镉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农学通报》2022年第19期109-113,共5页张奇 刘海涛 田静 姚莉 王宏 林超文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学科建设推进工程“坡耕地旱地氨挥发防控技术研究”(2021XKJS014);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稻田氨挥发防控技术研究”(2016GYSH-023);“中丘陵区土壤胶体和草甘膦在紫色土中的协同迁移”(2018QNJJ-018);“川中丘陵区柑橘水分利用效率研究”(2019LWJJ-010);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NZ0108)。
为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翻耕、旋耕、免耕与秸秆还田)对成都平原水稻-小麦轮作系统吸收累积重金属Cd的影响,探讨Cd污染耕地最优的耕作方式,在轻度污染农田开展了2年定位试验,研究翻耕秸秆还田、翻耕无秸秆、旋耕秸秆还田、旋耕无秸秆、免...
关键词: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CD污染 轮作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稻麦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4
《上海农业学报》2022年第3期48-53,共6页张翰林 郭惠宝 杨业凤 施俭 陆利民 吕卫光 
上海市农委科技兴农推广项目[沪农科推字(2018)第4-14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卓越团队建设计划[农科创2017(A-03)]。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考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麦产量结构、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T20%处理稻、麦产量比RT处理高3.3%和4.3%,但各施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各施肥处理间稻季氮素偏生产力无显著差异,全年氮素农学利用率差异显著...
关键词:有机肥 化肥 稻麦轮作 产量 氮素利用率 土壤酶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