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生态系统

作品数:223被引量:1645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童成立吴金水朱咏莉周卫军刘雨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基于波谱-Granger因果检验的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昼夜变化成因分析
《生态学报》2025年第4期1925-1937,共13页戴声佩 居为民 赵志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7487)。
稻田甲烷(CH_(4))排放通量的研究是当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热点问题之一。利用2016年江苏句容生态实验站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涡度相关原位观测数据,分析了稻田CH_(4)排放通量昼夜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总初级...
关键词:波谱-Granger因果检验 稻田生态系统 甲烷通量 昼夜变化 因果分析 
稻田生态系统中植硅体的产生与积累——以嘉兴稻田为例被引量:23
《生态学报》2013年第22期7197-7203,共7页李自民 宋照亮 姜培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0304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5080110);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联合资助(SKLEG9011)
在嘉兴杭嘉湖平原实验基地,以嘉花11、浙粳37、宁81、祥湖301、秀水09等5个品种水稻及其0—10cm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微波消解和Walkley-Black的方法,研究了稻田生态系统中植硅体的产生和积累通量,为了解植硅体在稻田生态系统硅和碳...
关键词:稻田 植硅体 产生通量 积累通量 秸秆还田 植硅体固定CO2 
复合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交换及其综合增温潜势被引量:42
《生态学报》2008年第11期5461-5468,共8页展茗 曹凑贵 汪金平 蔡明历 袁伟玲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04BA520A02)~~
研究稻田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有助于科学评价复合稻田生态系统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全球变暖方面的作用,为稻鸭、稻鱼复合种养模式的发展提供依据。2006年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养鸭稻田(RD)、养鱼稻田(RF)和常规...
关键词:稻田 复合生态系统 CH4 CO2 N2O 综合增温潜势 
稻田气体调节功能形成机制及其累积过程被引量:10
《生态学报》2005年第12期3282-3288,共7页肖玉 谢高地 鲁春霞 吕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0258和3023009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3-SW-3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机制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实现是今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一个重点。选取上海市奉贤县五四农场的一块农田...
关键词:稻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温室气体 气体调节 
稻田生态系统中锌的平衡与调节被引量:5
《生态学报》1992年第2期161-167,共7页钱金红 谢振翅 谢炎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6-1990)
本文研究了以水稻土和水稻为主体的土壤-植物系统中锌的内在及表观平衡机制,包括有锌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平衡及扩散迁移与富集,植物对锌的吸收,积累和消耗。考察江汉平原常规稻田生态系统中锌的循环,稻田土壤锌的输入途径及输入量大小...
关键词:水稻土 生态系统 锌平衡 
稻田生态系统异质结构功能初探被引量:2
《生态学报》1991年第2期191-192,F003,共3页余一心 金卫斌 肖先荣 范和平 刘昌武 
本研究借用景观生态学的空间异质性原理于稻田小生境;并首创带L型鱼沟的稻田异质空间结构,可同时满足稻、鸭、鱼对不同深浅度水体需求的生活习性。由稻、鸭、鱼组合的异质物种结构,表现出明显的种群数量效应和优势种群效应。本文报道了...
关键词:稻田生态系统 异质结构 
太湖地区两种稻麦轮作制中营养元素的循环——Ⅱ.常规稻田生态系统中大量元素的循环状况被引量:17
《生态学报》1989年第3期245-252,共8页秦祖平 徐琪 熊毅 
本文在太湖流域研究了平原地区三个不同试验点上小麦-水稻和元麦-水稻-水稻两种轮作方式下常规稻田生态系统中氮、磷、钾、钙、镁等五种大量营养元素的循环及表观平衡状况。所考虑的输入途径有施肥、灌溉、降雨、播种及移栽;输出途径有...
关键词:稻田生态系统 营养元素 太湖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