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群体改良

作品数:23被引量:10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泽斌刘新芝张世煌张锦芬谢振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学报》《世界农业》《中国科技投资》《现代农业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述高密度鉴选技术在玉米群体改良中的运用
《中国科技投资》2014年第A12期340-340,共1页刘显宗 王金虎 李永军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种植数量最多的作物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创收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贡献,玉米种植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多农民主要从事的生产模式。木米群体改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
关键词:高密度鉴选技术 玉米群体 改良 应用 
高密度鉴选技术在玉米群体改良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3期54-54,共1页苏桂华 苏义臣 金明华 
从材料选择、改良方法、群体改良中高密度鉴选技术等方面阐述了高密度鉴选技术在玉米群体改良中的应用,以期利用高密度鉴选技术改良玉米群体,改善我国玉米群体整体水平。
关键词:高密度鉴选技术 玉米 群体改良 应用 
玉米群体改良与资源创新被引量:5
《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第9期61-62,64,共3页卜俊周 谢俊良 彭海成 岳海旺 李建兵 
河北省财政厅财政专项
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当前玉米育种工作中不容回避的问题,种质资源急需扩增。群体改良是玉米育种的基础环节,是玉米种质改良创新的核心技术。介绍了玉米群体改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玉米 群体改良 育种 种质资源 
轮回选择方法及其在玉米群体改良中的应用被引量:6
《作物杂志》2007年第2期5-8,共4页苟才明 杨克诚 
简要阐述了轮回选择的必要性,概述了现阶段常用且行之有效的几种改良方法和逐步兴起的辅助标记轮回选择法。同时探讨了在玉米群体改良实际应用中的效应和重要环节,并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玉米 轮回选择 群体改良 展望 
中国和南斯拉夫异地育种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改良的效果被引量:4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6-10,共5页谢振江 张锦芬 Lazar Kojic 
中南玉米育种国际合作项目 (992 40 0 1)
198 5~ 1997年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SYN1/9C0 进行半同胞轮回选择。 1998年在唐山对C1~C6和在贝尔格莱德对C4~C6等共计 10个轮回群体与 4个标准自交系进行半双列杂交研究。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群体产量和杂交组合产量以及杂种优势、...
关键词:玉米 群体改良 南斯拉夫 互补 配合 异地育种 
中南穿梭育种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改良的互补性研究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5-9,共5页谢振江 刘自华 张锦芬 Lazar Kojic 
中南玉米育种合作项目
198 5- 1997年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SYN1/ 9C0 进行半同胞轮回选择。 1998年通过把在唐山C1~C6和在贝尔格莱德进行C3~C6共计 10个轮回群体与 4个标准自交系进行半双列杂交研究 ,连续 2年试验 ,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对群体产量和测交...
关键词:玉米群体改良 互补 配合力 
玉米群体改良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38
《中国农业科学》2000年第C00期27-33,共7页彭泽斌 张世煌 
介绍了国内外玉米群休改良的现状,总结了我国自70年代末开展玉米群体改良工作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建议集中人力物力,系统地研究我国现有的种类群体,构建杂种优势模式,构建Reid(含PN.)、Lan.、四...
关键词:玉米 群体改良 杂种优势模式 核心种质群 杂交育种 
玉米群体改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研究被引量:5
《山西农业科学》1999年第3期22-27,共6页王黄英 郭还威 何雪峰 罗坤 
在玉米群体改良的同时,结合进行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早期选育,以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等遗传参数作为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的依据,将玉米群体改良和常规育种紧密结合,加快育种进程和提高群体改良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玉米 群体改良 一般配合 特殊配合力 自交系 
玉米群体改良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0
《作物杂志》1998年第S1期63-65,共3页彭泽斌 
作者针对我国玉米群体改良存在的问题.从玉米群体改良的目的、原始群体的组建、群体改良的方法、外来种质改良以及轮回选择与育种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深入地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玉米 种质改良 群体改良 
玉米群体改良在创造新种质资源和选系中的效应与方法探讨被引量:10
《辽宁农业科学》1998年第2期3-8,共6页陈庆华 邓尔超 王延波 张喜华 李哲 李景昕 
通过24年持续选育研究,先后组配出各类群体,并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改良,从“辽综”群体选育出一批推广及区试品种的亲本系,在较广泛遗传基础上,改良和保存了我国主要玉米杂种优势群体种质之一的“旅大红骨”;在地方品种“哈大顶”...
关键词:玉米 群体改良 自交系 种质 杂种优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