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

作品数:37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杨亮郑祖襄吴安宇查洪德刘美艳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文化艺术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书品》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袁桷行书跋黄庭坚《松风阁诗》
《书法》2024年第12期113-113,共1页袁桷 
释文:谓松有风拙不知,谓风入松风无形。声繇形始成,言六书者取焉。肇于无名,入干有名,万化之始,吾未始以妄听。松动风动,当于混沌以得之,斯可矣。翰林直学士竞桷敬题。
关键词:松风阁诗 黄庭坚 风入松 
袁桷《修遼金宋史搜訪遺書條列事狀》發覆
《文史》2024年第4期170-187,共18页張良 
袁桷《修遼金宋史搜訪遺書條列事狀》纂成於英宗至治二年,並由國史院具狀呈省。其文得以纂輯成篇,實立足於元代典籍存藏、史書編纂一應制度,集中體現了官方修史過程中“搜訪遺書”環節的面貌。《條列事狀》本文旨在爲宋、遼、金三史纂...
关键词:袁桷 《搜訪遺書條列事狀》 翰林國史院 發凡起例 獨尊金統 
《开平四集》的时间书写与历史内涵探论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83-92,共10页刘育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曲体与金元古都文化研究”(21WXA001)。
袁桷的《开平四集》是元代上京纪行诗的代表作之一,源自其在元仁宗和元英宗时的四次扈从上都之旅。与一般上京纪行诗着意描绘沿途见闻或上都风情不同,袁桷的书写重在以文学为介质展现个体对于自然时间更替和历史时间变化的体验,在一种...
关键词:《开平四集》 袁桷 时间书写 历史内涵 史家自觉 
元 袁桷 行书雅谭帖
《中国书法》202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元)袁桷 
袁桷书法审美观念管窥--以其题跋为基本史料之研究
《书画世界》2023年第3期65-66,共2页朱梦茹 
袁桷是元代历经五朝的重要文臣,亦是元代书画鉴藏的核心人物,经其题跋的书画名作不在少数。袁桷在书法上受到家庭教育、社会交际、创作实践等方面的影响,培养了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史学底蕴,形成了以复古为基调、不堕入俗风的书法审美观念。
关键词:题跋 袁桷 鉴藏 
袁桷的学术渊源被引量:1
《文学与文化》2022年第1期4-19,共16页查洪德 
在元代南北统一之初,文坛南北隔阂的情况下,被北方学者看好荐入翰林国史院的袁桷,成了打通南北隔阂、促进南北文人交流与文风融合的关键人物。他之所以能发挥这一独特作用,与他的学术背景有关。他独特的学术背景,以及由此形成的学术特点...
关键词:元代学术 元代文坛 袁桷 
南坡之变与元代中期宫廷文人的心灵书写被引量:1
《中国韵文学刊》2020年第4期38-48,共11页陈汉文 
元代至治三年(1323)八月,英宗被杀,史称“南坡之变”,事涉不同蒙古派系的夺权和争斗。聚焦这段内乱历史及其周边文本,可知元代中期宫廷文人是以一组联句及三组次韵诗的方式沉淀思绪达至疗伤,由最初激动隐晦的直白至平淡内敛的情词景语,...
关键词:南坡之变 袁桷 虞集 马祖常 
明宝贤堂帖中的袁桷与天庆寺雅集
《艺术品鉴》2018年第17期23-24,共2页张群 康佳琦 
明《宝贤堂集古法帖》作为明代官帖重要一员,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和书法价值。本文通过分析这部法帖的内容择选,并着重对其第十一卷元代书家的选取进行分析,尤以书法史上涉猎不多袁桷作为重点论述,并从中衍生出袁桷与天庆寺...
关键词:宝贤堂集古法帖 袁桷 天庆寺雅集 
论袁桷的哀诔文
《河池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18-24,共7页彭国怡 
哀诔类文体在古代文人文学创作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此类题材韵散结合,哀悼亡者,记颂生平,颇具文学情感及思想价值。袁桷是元代大德、延祐年间的文坛大家,其哀诔类文体计118篇,在其韵文、散文创作中数量颇为可观。袁桷的哀诔文一扫江...
关键词:袁桷 哀诔文 文体 
略论袁桷《延祐四明志》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74-77,共4页许起山 
元代学者袁桷,其祖上在宋代有参与编撰国史、实录的经历,他本人为元朝史官多年,为编修《宋史》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惜未完成。袁桷为家乡庆元(今浙江宁波)所编《延祐四明志》,体例完备,内容丰富,为当时及后世所重。因袁桷的父亲及一些友...
关键词:袁桷 《延祐四明志》 《人物考》 《宋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