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虫

作品数:7140被引量:7459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新炳曹雅明李明黄复生潘卫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热带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武汉市1例输入性黑热病的诊断及调查分析
《中国热带医学》2025年第1期127-130,共4页杨燕 周水茂 郭庆 张娟 贾西帅 罗华堂 王帅 刘聪 徐文秀 
报道武汉市1例输入性黑热病确诊病例的发现、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为提高非流行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对输入性黑热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提供参考经验。患者在山西阳泉务工1年余;2020年返回湖北家乡后开始陆续出现间断发热、全血细...
关键词:黑热病 利什曼原虫 输入性病例 误诊 
一起聚集性疫情来源的间日疟原虫分子溯源分析
《中国热带医学》2024年第4期377-381,共5页刘耀宝 徐岁 朱国鼎 胡向科 庄世锋 高琪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医学科研项目(No.M2020090);江苏省科教能力提升工程项目(No.ZDXYS202207)。
目的对一起聚集性疫情中的间日疟原虫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和分子溯源分析,为病例来源的判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6—7月湖南省隆回县一起间日疟聚集性疫情中4例患者的血样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虫...
关键词:消除疟疾 间日疟原虫 微卫星标记 分子溯源 
深圳市2022—2023年输入性恶性疟原虫耐药基因突变情况
《中国热带医学》2024年第4期382-387,共6页刘小莲 高世同 李媛 唐屹君 张倩 彭博 阳帆 张仁利 黄达娜 
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No.SZSM202211023)。
目的分析了解深圳市输入性恶性疟原虫耐药基因突变情况,帮助评估抗疟药的疗效和指导有效用药。方法收集2022—2023年从境外输入深圳市的恶性疟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阳性的样本85例,提取基因组DNA,使用巢...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 输入性 耐药性 基因 突变 
红前期疟疾疫苗研究进展
《中国热带医学》2024年第4期400-406,421,共8页方强 曹玉洁 夏惠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No.KJ2021ZD0077)。
疟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全球性传染疾病,曾在我国严重肆虐。近年来全球疟疾防控形势停滞不前,我国也面临巨大输入性疟疾威胁,亟需有效的疟疾疫苗作为现有防控措施之外的新增手段。相对于红内期疫苗和传播阻断疫苗,以预防感染为主要目标的...
关键词:疟疾 红前期疫苗 疟原虫 
深圳市1例黑热病病例实验室检测与分子鉴定
《中国热带医学》2024年第2期218-222,共5页黄达娜 刘小莲 高世同 李媛 唐屹君 张倩 彭博 阳帆 牛丛 张仁利 
深圳市“新冠肺炎特异性抗病毒治疗性药物的研发”应急科研攻关项目(No.JSGG20200807171801013);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教授重大媒介传染病防控研究创新团队(No.SZSM202211023)。
目的对深圳市1例输入性黑热病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分子溯源分析以确定感染虫株。方法收集2023年3月15日深圳市确诊1例黑热病病例的骨髓穿刺液和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测。对患者骨髓穿刺液涂片姬姆萨染色后进行显微镜检查,对血液样品采用内...
关键词:黑热病 利什曼原虫 实验室检测 基因溯源 
中缅边境居民疟疾感染的疟原虫抗原检测、镜检和PCR筛查被引量:2
《中国热带医学》2023年第9期897-901,共5页周耀武 孙维江 田光强 许建卫 杨世满 丁春丽 段凯霞 田鹏 孙晓东 林祖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0YFC1200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960374)。
目的 了解云南省沧源县抵边村寨居民和境外周边居民疟疾感染情况,比较疟原虫抗原检测(RDT)、镜检和PCR在低疟区和消除区居民疟疾筛查效果,为预防疟疾消除后再输入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3月,在中缅边境地区云南省临沧市沧源...
关键词:疟疾 无症状感染 输入再传播 中缅边境 
武汉市输入性恶性疟原虫kelch13基因C580Y位点突变监测分析
《中国热带医学》2023年第9期998-1001,共4页贾西帅 周水茂 罗华堂 杨燕 
武汉市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项目(No.WG17B04,No.WG18Q05);武汉市卫生健康委第七批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
目的 了解武汉市输入性恶性疟原虫kelch13基因C580Y位点突变情况,为输入性恶性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9—2015年,采集武汉市从非洲和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回国人员中确诊为恶性疟的患者血样。提取患者血样中的疟原虫DNA,利用环介导...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 环介导等温扩增 kelch13基因 位点突变 
恶性疟原虫基因稳定转染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国热带医学》2023年第2期186-190,共5页李晓松 潘茂华 黄亚铭 杨照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U1802286,No.31860604);国际科技合作专项(No.202003AE140004)。
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的转染有助于研究其基因的功能,例如抗药性。但转基因操作一直都非常具有挑战性,主要是由于疟原虫基因组的高A/T碱基序列结构(A+T含量约为82%)以及低转染效率。基于电穿孔的恶性疟原虫转染方法已成功...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 稳定转染 效率 质粒DNA 裂解-再密封红细胞转染 
中缅边境48份间日疟原虫标本pvcrt-o及pvmdr1基因多态性分析
《中国热带医学》2023年第1期22-27,共6页叶润 叶升玉 张逸龙 张冬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81601780,No.31601002);上海市2019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No.19JC1416500)。
目的 检测中缅边境拉咱地区48份间日疟原虫标本耐药相关基因pvcrt-o及pvmdr1的多态性,为指导该地区间日疟的治疗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收集2007年缅甸拉咱地区的间日疟原虫样本48份,采用PCR方法扩增pvcrt-o及pvmdr1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 pvcrt-o基因 pvmdr1基因 多态性 中缅边境地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恶性疟3例的常规实验室指标分析被引量:2
《中国热带医学》2023年第1期106-108,共3页赵蓉 石亚玲 刘艳霞 江鸿雅 范颖敏 张战锋 
目的 对不明原因发热,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疟疾流行病史患者,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合并疟原虫感染患者实验室指标,为两者的混合感染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2020年7—12月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恶性疟...
关键词:疟原虫 恶性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