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演员

作品数:131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力丹海震方猷钱勇谢雍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戏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浙商》编辑部更多>>
相关期刊:《课外阅读》《新闻与写作》《浙商》《大众文艺(学术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没有离开舞台 记优秀越剧演员沈再平
《中国戏剧》2025年第2期24-26,共3页杜竹敏 
2024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团成立65周年。一个多甲子的岁月,在一代代越剧男演员的探索前行中,越剧“男女合演”之花茁壮成长,与“女子越剧”双花并蒂,竞相争艳。舞台上也诞生了众多深受观众喜爱的越剧“男宝贝”。他们中,有的始终坚守...
关键词:上海越剧院 男演员 男女合演 女子越剧 悲欢离合 舞台 
关于越剧表演理论的思考——从《越剧演员谈表演》谈起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15-20,56,共7页谢雍君 
《越剧演员谈表演》是5位越剧名家总结个人舞台表演实践心得体会的一本文集,1957年1月由东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但一直被业界所忽视。阐释该书的内容和价值,有助于梳理60多年来越剧表演理论研究成果,总结越剧表演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探...
关键词:越剧 表演 武戏 姚水娟 
口头创腔与活口演唱:越剧演员的创腔和演唱传统被引量:1
《音乐文化研究》2022年第4期73-84,M0004,共13页海震 
20世纪50年代以前,越剧唱腔均出自演员之口,系由演员口头创腔。这种口头创作的唱腔总是以“活口”演唱的方式存在于越剧演出中。文章以代表性的越剧传统戏《楼台会》为分析对象,以袁雪芬、傅全香和范瑞娟在有关唱片和电影中的演唱及她...
关键词:越剧 口头创腔 活口演唱 袁雪芬 傅全香 范瑞娟 
百年芳华 一片丹心 记百岁越剧演员沈月凤
《中国戏剧》2021年第2期18-21,共4页杨劲松 
2021年春天,中共党员、越剧表演艺术家沈月凤将迎来她的百岁生日。从剡溪到上海、杭州、武汉,最后落户南通的艺术人生,沈月凤老人娓娓道来。风雨百年,如今不变的是她浓郁的嵊州乡音,始终不改的是她对党的文艺事业的一片丹心。女子越剧...
关键词:文艺事业 一片丹心 中共党员 艺术人生 女子越剧 嵊州 百年 
浅谈越剧表演的程式与迁移被引量:4
《中国戏剧》2019年第7期72-73,共2页倪锦锦 
作为一名青年越剧演员,这些年蒙受剧团的培养,也遇到了好的发展机遇,相继担纲主演了几部大戏,从而渐渐在越剧舞台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对于越剧表演方面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也许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我希望在梳...
关键词:越剧演员 表演 迁移 程式 感性认知 创作经验 成长过程 剧团 
观摩越剧《风乍起》
《文化月刊》2018年第11期58-59,共2页谭志湘 
温州企业家陈伍胜海外维权,曾以6年时间和千万美金为代价,在中国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第一案中完胜。温州越剧团是女子越剧团,如何把陈伍胜的事迹搬上越剧舞台,如何由女子扮演当代男性企业家,这确实是个艺术创作难题。用戏曲反映当代生活本...
关键词:越剧团 观摩 戏曲舞台 艺术创作 知识产权 越剧演员 企业家 海外 
一张越剧新生代的“自画像” 评上戏首届越剧本科班毕业大戏《十二角色》
《上海戏剧》2017年第7期9-11,共3页毕震钧 
当下,优秀传统文化(越剧)如何守正创新,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代越剧如何应对“转型”和“表演转向”,如何探索越剧在当代的全新表达?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新一代越剧演员,面对艺术与市场的双重压力、演艺和人生的两难选择,...
关键词:越剧演员 毕业 自画像 新生代 本科 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越坛清流 源远流长 记青年越剧演员竺欢欢
《中国戏剧》2017年第10期43-45,共3页郑少华 
2017年9月,庆祝国家大剧院10周年戏曲邀请展在大剧院拉开帷幕。杭州越剧院经典越剧《红楼梦》隆重登台。主演张小君(饰宝玉)、李敏(饰黛玉),谢群英(饰王熙凤)都是梅花奖演员。值得注意的是,几朵"梅花"虽光芒四射,并没掩盖一颗...
关键词:越剧 欢欢 紫鹃 黛玉 王熙凤 红楼梦 谢群 扮演者 清流 吕派 
二访徐玉兰
《世纪》2017年第4期79-79,共1页孙琴安 
近日,在越剧进沪百年之际,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三位著名越剧演员分别荣获了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终生成就奖。不数日,徐玉兰撒手人间,终年96岁。上海越剧迷们闻讯,纷纷前来与她告别,为其送行,就连她的老搭档王文娟,
关键词:徐玉兰 戏剧表演艺术 越剧演员 终生成就奖 王文娟 白玉兰 上海 
访优秀越剧演员李美凤、周妙利
《中国戏剧》2017年第8期42-45,共4页胡胜盼 
温州,是南戏的故乡。1997年,温州推出"南戏新编系列工程",当时的计划是:花三年时间,在新世纪到来之前,将有代表性的南戏剧目重新编演,形成系列,推上舞台,推向社会。值得欣喜的是,三年过去,温州的剧作家们陆续完成《荆钗记》、《白兔...
关键词:越剧演员 《宦门子弟错立身》 《张协状元》 《白兔记》 《洗马桥》 《赵贞女》 《祖杰》 南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