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关系

作品数:41被引量:5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陈健松关健英邢来顺张健黎莲芬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国际关系》《国际观察》《广西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儒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基于人性观的角度探析先秦儒家德法关系的变化
《休闲》2021年第12期0265-0265,共1页李可心 
自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所处于的时代不同,其主张的人性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产生的德法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外在规范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甚至是到荀子时期,对法的功能能够予以正面的评价。但德治一直处于主要地位,只是法治的地...
关键词:德治 法治 性本善 
黄宗羲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被引量:2
《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148-150,共3页尹益洙 
作为明末清初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黄宗羲继承了中国传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精要,以为国为民的“经世应务”精神为根本出又发点,提出了洋溢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的政治伦理主张,即,“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君民观;臣“为天下,非为君”的...
关键词:黄宗羲 政治伦理思想 明末清初 儒家学说 君民观 君臣观 德法关系观 
儒家的法律道德化思想被引量:4
《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90-92,共3页黎莲芬 
广西区教育厅桂教科研 (2 0 0 2 ) 3 16号
德体法用是儒家的德法关系论 ,引礼入法是儒家立法道德化思想 ,原心论罪是儒家司法道德化思想。儒家法律思想中的“以礼入法”、“德主刑辅”和重视道德教化对当前我国立法、司法乃至精神文明建设有借鉴意义 ,但儒家法律思想在本质上是...
关键词:儒家 德体法用 原心论罪 法律道德化 立法 精神文明建设 德法关系 司法道德化 立法道德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