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关系

作品数:41被引量:5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陈健松关健英邢来顺张健黎莲芬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国际关系》《国际观察》《广西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法关系的历史逻辑及现代反思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85-92,F0002,共9页魏长领 冯展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9BKS140)。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简称德法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时期,这一时期,德和法统一于“礼”。西周文化就是“礼乐文化”。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到秦汉,特别是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德法关系 历史逻辑 
习近平关于德与法关系重要论述的深刻意蕴与理论贡献
《理论视野》2024年第5期26-32,共7页钟芳 
教育部社科司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民法典〉育人元素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项目编号:21SZK1005300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行政法视野下的企业合规协议制度构建》(项目编号:AHSKY2021D08)的研究成果。
习近平关于德与法关系的重要论述主要围绕法律与道德、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法治与德治、道德与法治、法律与德治的关系展开,阐明和澄清了德法协同论、德法兼修论、法德共治论、以德融法论、以法促德论。习近平关于德与法关系重要论述...
关键词:德治 法治 德法关系 理论贡献 
新时代法治思想中“德法关系”理论形成渊源
《华章》2023年第6期144-146,共3页周翔宇 
青海民族大学2023年研究生创新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德法关系”理论的渊源”(项目编号:04M2023081)。
新时代法治思想中“德法关系”理论是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德法关系”理论即要坚持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进而实现良法善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新时代法治思想中的“德法关系”理论,承继了马克思...
关键词:法治思想 “德法关系” 渊源 
德法关系的特点(2009-2021)被引量:3
《战略决策研究》2022年第1期64-82,103,104,共21页陈扬 
北京市社科青年基金“新时代下‘德法轴心’领导力变化及对中欧关系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ZGC00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分析2009-2021年间德法关系在权力、制度、文化、对外关系方面的新特征,认为在欧债危机发生以后,德法轴心呈现整合性的领导力优势,双边机制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提升,求同存异、共促合作的德法精神在后危机时期更为凸显,并逐步开...
关键词:德法关系 欧债危机 联合领导 欧洲一体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德法关系理论被引量:5
《重庆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101-115,共15页郭忠 刘渠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法治与德治的治理机制研究”(20AFX002)。
德法关系理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最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鲜明中国特色的一部分。这一理论由德法结合论、以法护德论、以德撑法论、德法协力论等理论构成,是一个内涵丰富、体系严整的理论体系,蕴含着深刻的道...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德法关系 德法结合 
基于人性观的角度探析先秦儒家德法关系的变化
《休闲》2021年第12期0265-0265,共1页李可心 
自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所处于的时代不同,其主张的人性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产生的德法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外在规范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甚至是到荀子时期,对法的功能能够予以正面的评价。但德治一直处于主要地位,只是法治的地...
关键词:德治 法治 性本善 
德法关系在中西法律文化视野下的比较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14期3-4,共2页黄冬英 
纵观中外,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在任何时代都是学者争相研究的对象,两者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道德与法律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已经并且正在被不断证明。中国正在努力进行法治建设,与此同时,也在狠...
关键词:法治 德法关系 德治 
民族和解的德法模式及其对中日和解的启示被引量:2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5-11,共7页王高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国家间和解的政治经济学研究"(19YJC810010);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7wkpy2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项目(2018M633197)阶段成果
民族和解是敌对民族之间结束冲突、实现稳定和平的根本。二战时期,中日民族与德法民族都曾发生过战争,但今天二者却面临完全不同的命运。德法民族已经实现了彻底的和解,重新塑造了欧洲地缘秩序。民族和解的德法模式包含三个特征:加害民...
关键词:民族和解 德法关系 中日关系 命运共同体 
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涵养——以《历史文化与时代变迁下德法关系嬗变》一课为例被引量:1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第8期50-55,共6页黄桂兰 
"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不仅体现了历史教育的一般教化功能,更是历史教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集中体现和人文追求。在世界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对世界历史心存"温情与敬意",以包容理解的博大胸襟体验人类对家庭一家园...
关键词:世界历史教学 家国情怀 历史思维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在时空图谱中“释史求通”——以《历史文化与时代变迁下德法关系嬗变》一课为例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9年第4期45-50,共6页黄桂兰 
提炼学科“营养”,滋育学生“素养”,需要老师厚重的“学养”和精湛的“教养”。上海近年来围绕“践行史学思想方法,提升历史学习实效”主题进行了大量理论探幽和实践探微。2018年12月,笔者有幸围绕上述主题开设了一节拓展型研讨课——...
关键词:德法关系 时空图谱 去观分析 微观切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