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相济

作品数:28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星炜于鑫舒绍福尹雪鸿刘杏梅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委党校湖南师范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东营市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西金融》《求知导刊》《政法论丛》《船山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道德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德法相济的民主法制示范村
《长安》2006年第7期46-47,共2页张树旗 
有这样一个村庄,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喇叭一喊,千把人一刻钟内准能到齐;村里搞公益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娃娃,个个踊跃参加;计划生育历来是老大难问题,在这个村人口连续7年负增长;各种税收说啥时收完就啥时...
关键词:民主法制 示范村 村民代表大会 公益活动 计划生育 临西县 河北 道德水平 
德法相济 文明治村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82-83,共2页王宇 
十六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这一治国方略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动法制建设现代化...
关键词:依法治国 意识形态 社会道德体系 中国 市场经济 三个代表 农村社会 法律规范 
德法相济,培养高素质人才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第S2期48-49,共2页张晓昀 
 德育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是各个学校都在积极探讨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指出要始终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由此,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也应该德法相济,才能...
关键词:德育 道德建设 法制建设 
德法相济 与时俱进 强化银行队伍建设
《山西金融》2002年第10期62-62,共1页郭映璞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弘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需要,是倡导追求高尚、激励先进、业精于勤、技能超群、务实创新,以德治国、提高银行员工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强化法制建...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 与时俱进 中国工商银行 山西省分行 员工素质 激励机制 综合柜员制 
科学的决策 理论的创新——浅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科学性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3期4-6,共3页陶岳潮 
关键词:中国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治国方略 法律 道德 "德法相济" 
德法相济:提高政法队伍道德素质的必由之路
《检察实践》2001年第5期11-11,共1页顾颀 
德法相济(德治与法治的辩证统一)是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区别于传统“德治”思想的最显著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治国新方略的精髓。全面体认“以德治国”思想,加快提升政法队伍的道德素质,必须坚持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
关键词:重要思想 “法治” 江泽民 坚持 队伍 社会主义 “德治” “以德治国”思想 道德素质 区别 
领导者应树立“德治相济”思想
《领导科学论坛》2001年第2期31-32,共2页成思败 
关键词:领导者 "德法相济" 治国经验 法治 道德 市场经济 
增强道德建设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冶金企业文化》1997年第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道德建设 有效性 根本途径 德法相济 法制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条件 道德的教育 强制性 
德法相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道德建设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理论与改革》1996年第9期28-30,32,共4页张星炜 
德法相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道德建设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张星炜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道德建设,成为近年来许多人思考和议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人认为,坚持"德法相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道德建设有效性的根本途径。所谓"...
关键词:道德建设 德法相济 市场经济条件 有效性 根本途径 伦理道德 市场行为 法制建设 行政道德 败德行为 
德法相济 反腐保廉
《现代哲学》1996年第4期33-33,共1页李振连 
《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一书,对当代中国社会各界热切关注的腐败问题,作了古今中外的纵横比较与系统研究,确属适时应运之作。 对于腐败产生的根源,作者从社会政治法制、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思想文化方面作了切中要害的阐析,可谓抓住了根...
关键词:德法相济 廉政立法 反腐保廉 社会经济利益 领导干部 法制与道德教育 政治法制 道德观念 思想道德修养 社会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