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团

作品数:723被引量:3630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江吉喜郑新江娄文忠赵桂香杨晓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气象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FY-4红外资料和光流法的不同空间尺度云团的外推可预报性研究被引量:2
《气象》2023年第5期563-573,共11页史小康 程文聪 张文军 周著华 胡艳冰 
高分对地观测专项项目(GFZX0402180102)资助。
为研究云图和不同尺度云团的外推可预报性特征,设计了一种适应于FY-4卫星红外云图(10.8μm)的云检测方法,结合区域识别算法,剥离出不同尺度的云团;使用具有HS全局约束方案的光流法,开展外推敏感试验。对2020年不同月份的12个个例的统计...
关键词:光流法 云团 尺度 预报 时长 
四川盆地暖区暴雨特征分析被引量:30
《气象》2021年第3期303-316,共14页肖红茹 王佳津 肖递祥 龙柯吉 谌芸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705、2018YFC1505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5001);气象预报业务关键技术发展专项子项目[YBGJXM(2020)2A-14];四川省气象局重点专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18-重点-01)共同资助。
给出四川盆地暖区暴雨的定义,并根据天气形势和影响系统将其分为西南涡型、副热带高压边缘型、西南急流型和东南风型四类。然后利用2008—2018年5—9月常规和自动站逐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四类暖区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降水性质,并选取典...
关键词:四川盆地 暖区暴雨 时空分布 降水性质 β中尺度云团 
葵花8号卫星在暴雨对流云团监测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7
《气象》2018年第10期1245-1254,共10页张夕迪 孙军 
国家气象中心青年基金(Q201606);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IIY201306011)共同资助
高时空分辨率的葵花8号卫星(简称H8卫星)2016年在我国得到应用,而该年是我国暴雨过程频繁、极端性强的一年,H8卫星到底在暴雨对流云团监测方面有何优势也是预报员所关心的。目前的业务中H8、FY-2卫星和雷达资料到达业务平台的平均延迟...
关键词:葵花8号卫星(H8卫星) 暴雨对流云团监测 黑体亮度温度 
辽宁长历时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被引量:9
《气象》2018年第8期1051-1062,共12页陈传雷 管兆勇 纪永明 肖光梁 贾旭轩 程攀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5-015);中国气象局预报预测核心业务发展专项(CMAHX20160103)共同资助
选取发生在辽宁的3次典型长历时暴雨过程,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FY-2E黑体亮温TBB、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分析了降水实况、天气形势背景、卫星红外云图、雷达回波的结构和强度变化的代表性特征。结果表明:辽宁长...
关键词:暴雨 长历时 雷达 对流云团 中尺度特征 
基于红外窗区与水汽通道对流云团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13
《气象》2018年第6期814-824,共11页赵文化 单海滨 
广东省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4B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303)共同资助
卫星观测与辐射传输分析证明,对流云团红外水汽与窗区亮温差(brightness temperature difference,BTD)具有显著特征,利用对流云团BTD红外亮温特征可以识别对流云团。基于对流云团BTD特征建立的全球对流识别系统(global convection diagn...
关键词:红外窗区 红外水汽 对流云团 识别方法 
2017年5月7日广州特大暴雨微物理特征及其触发维持机制分析被引量:63
《气象》2018年第4期500-510,共11页傅佩玲 胡东明 张羽 李怀宇 高美谭 周芯玉 
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201704020169);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ZC0402);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8-052)共同资助
2017年5月7日,广州经历了一次罕见的局地特大暴雨事件,刷新了多个雨量历史纪录,造成了严重的国民财产损失。本文利用双偏振雷达、二维雨滴谱仪、微波辐射计和风廓线雷达等多种新型探测资料,分析这次短时暴雨的演变过程和降水特征,并通...
关键词:广州“5·7”特大暴雨 高降水效率低质心云团 暖性降水 后向建立 
“5·6”四川盆地对流云团特征及触发机制被引量:8
《气象》2017年第12期1487-1495,共9页张琪 任景轩 肖递祥 康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5052;41375091和41405071);四川省气象局课题(川气课题2015-青年-11)共同资助
利用FY-2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2016年5月6日四川盆地暴雨对流云团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对流云团易发生在青藏高原东侧边坡陡峭地形带,初生对流云团的云顶亮温低于-45℃,边缘最大温度梯度...
关键词:对流云团 发展条件 对流触发 地面辐合线 
“8.13”黄淮北部暴雨云团的组织结构和触发机制被引量:16
《气象》2016年第8期905-919,共15页苏爱芳 张宁 黄勇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62102310056);中国气象局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CMAGJ2015M28);全国强对流预报专家团队共同资助
利用FY-2E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监测及4Dvar反演资料、区域自动站和常规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对2010年8月13日黄淮北部暴雨云团的组织结构、发展演变及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暴雨云团形成发展于低涡切变形势下,低涡切变线、西...
关键词:暴雨云团 对流单体合并 低涡切变线 对流触发 组织结构 
山东省三次暖切变线极强降水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7
《气象》2013年第12期1550-1560,共11页杨晓霞 吴炜 姜鹏 徐娟 胡顺起 刁秀广 高留喜 王文青 华雯丽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1-026和CMAYBY-2013-040);山东省气象局2012和2013年科研项目(2012sdqxz03和2013sdqx01)共同资助
应用加密观测、常规观测、卫星云图和雷达探测的资料及NCEO/NCAR(1°×1°)再分析资料,对由东省三次极强降水天气进行了诊断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暖式切变线和500 hPa西风槽是三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强降水前低层大气高温、...
关键词:极强降水 诊断和对比分析 低层暖切变线 高空槽 中高层干冷空气侵入 地形作用 云团特征 
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一)观测分析及思考被引量:277
《气象》2012年第10期1255-1266,共12页谌芸 孙军 徐珺 杨舒楠 宗志平 陈涛 方翀 盛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5048);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206004;GYHY201006005和GYHY200906001)共同资助
本文利用多种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对北京2012年7月21日大暴雨过程的降水特点,引发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环境场条件及其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观测分析发现:这次特大暴雨是一次极端性降水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雨量大、...
关键词:极端暴雨 暖区降水 对流云团组织化 MCC 列车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