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系结构

作品数:18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洪延超雷恒池贺春江韦春霞李宏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气象与环境科学》《干旱气象》《气象科学》《遥感信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飞机人工增雨云系结构及作业技术的观测研究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4年第3期66-67,共2页董晓波 麦榕 王晓青 黄兆楚 李政昊 
云作为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降水为陆地生态系统提供大量淡水。由于华北地区降水量和云量有限,华北区域成为全国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成为制约该区域水资源安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防灾减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
关键词:空中云水资源 资源性缺水 降水效率 作业技术 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建设 华北区域 防灾减灾 
华北地区一次低槽冷锋云系结构和增雨条件研究被引量:2
《干旱气象》2022年第6期1003-1013,共11页史月琴 赵俊杰 孙晶 孙玉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新一代人影数值模式系统研发”(2018YFC1507901);河北省“十三五”气象重点项目——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示范项目“太行山东麓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技术试验”(HBRYWCSY-2017);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研究试验“西北区域中尺度人影模式同化系统研制和应用”(RYSY201908)共同资助。
地处华北地区的河北、山西等地2017年春季发生较严重干旱,对农作物播种及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利于缓解旱情、减轻旱灾影响。为科学、精准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利用云降水显式预报系统(Cloud and Precipitation Explicit ...
关键词:低槽冷锋 云系结构 增雨条件 数值模拟 邢台 
台风贝碧嘉(1816)外围云系结构与降水特征被引量:4
《应用气象学报》2022年第5期604-616,共13页毛志远 付丹红 黄彦彬 李光伟 敖杰 蔡杏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5009);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2QN424,420RC754,421QN372);海南省气象局项目(hnqxSJ202121)。
选取海南省海口站和屯昌站对比分析台风贝碧嘉(1816)外围云系结构和降水特征。结果表明:台风贝碧嘉(1816)影响海南岛期间,随着降水云系的发展,海口地区对流性云系发展加强,屯昌地区表现为层状云降水,两个站点雨滴谱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台风贝碧嘉(1816) 云系结构 雨滴谱 GAMMA分布 
Ka波段双偏振毫米波测云雷达对一次云系结构的观测分析
《农业灾害研究》2022年第2期49-51,54,共4页王鑫 段卿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气观测基地的一部35 GHz双偏振多普勒毫米波测云雷达(HMB-KST)、探空等资料,对2015年5月7日一次雨层云云系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云雷达的径向速度可以初步判断云内粒子的相态和...
关键词:毫米波云雷达 零度层亮带 云结构 
六盘山地区一次低槽低涡云系结构及其降水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大气科学》2021年第2期257-272,共16页高亮书 姚展予 贾烁 张沛 安琳 常倬林 桑建人 赵文慧 王伟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139;科技部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YFE0201900;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406033。
六盘山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干旱少雨制约了该地区农业和经济发展。作为该地区人工增雨技术研究的基础,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18年8月21日发生在宁夏南部六盘山区的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结合实测资料,分...
关键词:六盘山 数值模拟 微物理结构 降水机制 
青藏高原、东亚季风区、西北太平洋地区云系结构及相联加热机制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热带气象学报》2017年第5期598-607,共10页刘建军 陈葆德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重点专项(2016 YFE 0109700)资助
应用7年(2006年5月18日—2013年5月18日)的Cloud Sat卫星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东亚季风区、西北太平洋地区云发生频率的特征,并利用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计算了三个地区的视热源、视水汽汇Q1、Q2,分析探讨了三个地区与云发生频...
关键词:青藏高原 东亚季风区 西北太平洋 云系结构 加热机制 对比分析 
一次积层混合云系结构、降水机镦及人工增雨条件研究
《山西气象》2015年第4期41-48,共8页封秋娟 李培仁 杨俊梅 申东东 李义宇 孙鸿娉 
利用2009年5月9日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及2009年5月9日飞机作业中获取的机载微物理资料,对山西省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云系的宏微观结构和降水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了积层混合云降水云系的人工增雨、催化条件,找出了合...
关键词:积层混合云 云系结构 人工增雨条件 
山西春季层状云系结构和人工增雨潜力研究
《山西气象》2012年第2期39-43,共5页封秋娟 李培仁 申东东 于小红 
对两架次飞行个例的DMT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山西春季层状云降水系统存在水平不均匀性。2010年4月20日的个例由高卷云、降水性高层云和非降水性高层云组成,高卷云与高层云之间千层较厚不利于形成降水。4月21日的个例由降水性高层云组成...
关键词:云系结构 人工增雨潜力 层状云 
一次锋面层状云云系结构、降水机制及人工增雨条件研究被引量:29
《高原气象》2011年第5期1308-1323,共16页洪延超 李宏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50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ZAP08101);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3-03)共同资助
利用观测资料、中尺度模式MM5和一维层状云模式,分析和研究了典型层状云系的"催化-供给"云结构及其分布、降水形成微物理机制;通过分析云的结构、降水机制和水分转化研究了人工增雨条件。结果表明,云系的不同部位,其垂直结构也不同,云...
关键词:云系结构 “催化-供给”云 水分转化 人工增雨条件 
河南省春季一次层状云降水云系结构和降水机制的数值模拟被引量:9
《高原气象》2009年第2期374-384,共11页胡鹏 赵震 雷恒池 李铁林 
“十五”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522030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5056)共同资助
利用PSU/NCAR的MM5中的双参数显式云物理方案,模拟了2007年河南省春季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模拟结果显示,降雨主要落区和强度与观测一致,24 h降雨预报的TS评分较高。模式输出的雷达反射率与郑州站雷达RHI回波相比较,模拟的回波结构基本...
关键词:河南省 双参数方案 层状云降水 微物理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