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条件

作品数:11被引量:11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贵华余兴洪延超周毓荃周非非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省气象局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气象与环境科学》《中国农学通报》《高原气象》《干旱区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宁夏六盘山区一次人工增雨条件观测分析和效果评估被引量:3
《气象研究与应用》2022年第3期26-30,共5页常倬林 党张利 贾乐 曹宁 邓佩云 周楠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4);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BEG02010);宁夏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基金项目(RQ0023);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1J043)。
利用云雷达以及微雨雷达等观测资料,对六盘山区一次降水过程的增雨条件及作业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属于层积混合降水;六盘山东坡最大雷达反射率因子最大,其次是西坡,山顶最弱;东坡水凝物粒子下落末速度最大,其次是山顶,西坡...
关键词:六盘山 微波辐射计 云雷达 微雨雷达 人工增雨 
降水天气系统对人工增雨条件的影响被引量:3
《农技服务》2017年第10期83-83,共1页王沛 渠少东 苏建堂 朱寒晶 
在全球气候异常的背景下,往往会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干旱问题,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人工增雨可有效的缓解这一状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要想实施人工增雨,必须要满足一定的降水天气系统条件才能进行。本文首先人...
关键词:人工增雨 降水天气系统 作业条件 
夏季积层混合云降水的云特征参数演变及人工增雨可播性研究被引量:6
《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第3期126-134,共9页孙鸿娉 李培仁 申东东 李义宇 封秋娟 
山西省气象局重点项目"山西省降水云系过冷水区分布规律的飞机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SXKZDRY20165204);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黄土高原降水云系过冷水分布规律的飞机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201603D321123);公益性行业专项"层状云人工增雨作业条件识别和效果分析技术"(GYHY201206025)
为了使FY-2C/D卫星资料反演云系微物理特征参数更好地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利用2010年8月17—19日山西夏季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的雷达、卫星、机载云物理探测平台的综合探测资料,对云系演变特征、人工增雨的可播性以及催化效果进行...
关键词:卫星反演 层状云 人工增雨条件 过冷云 卫星判据 
一次积层混合云系结构、降水机镦及人工增雨条件研究
《山西气象》2015年第4期41-48,共8页封秋娟 李培仁 杨俊梅 申东东 李义宇 孙鸿娉 
利用2009年5月9日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及2009年5月9日飞机作业中获取的机载微物理资料,对山西省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云系的宏微观结构和降水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了积层混合云降水云系的人工增雨、催化条件,找出了合...
关键词:积层混合云 云系结构 人工增雨条件 
秦皇岛地区干旱趋势分析及人工增雨条件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35-38,55,共5页曹建新 张宝贵 刘伯华 戴玮 
通过分析秦皇岛地区水资源及人均占有率、气候干旱化之现状及秦皇岛地区降水的特点,发现秦皇岛降水有明显日变化特征(凌晨1~2时和傍晚17~18时降水量较大)。从化学制剂的选择、碘化银成核环境确定、积云增雨的高度判断三个方面提出...
关键词:干旱趋势 人工增雨条件 水资源 Z指数 降水特点 云层温度 积云高度判断 
一次锋面层状云云系结构、降水机制及人工增雨条件研究被引量:29
《高原气象》2011年第5期1308-1323,共16页洪延超 李宏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50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ZAP08101);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3-03)共同资助
利用观测资料、中尺度模式MM5和一维层状云模式,分析和研究了典型层状云系的"催化-供给"云结构及其分布、降水形成微物理机制;通过分析云的结构、降水机制和水分转化研究了人工增雨条件。结果表明,云系的不同部位,其垂直结构也不同,云...
关键词:云系结构 “催化-供给”云 水分转化 人工增雨条件 
2009年陕西春季层状云增雨卫星观测分析被引量:10
《干旱区研究》2011年第4期699-704,共6页刘贵华 余兴 贾玲 岳治国 戴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5087);科技部公益项目(2005DIB3J099);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9K11-05)共同资助
通过对2009年2月7~8日陕西层状云降水过程的分析,用MODIS极轨卫星资料反演云系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①2月7日白天云顶温度-10℃,云滴有效半径(Re)为10μm左右,云体较厚,含有丰富过冷水,冰晶或大滴不足;②夜间在有高云参与的情况下,产...
关键词:卫星反演 层状云 人工增雨条件 过冷云 卫星判据 陕西 
地形云人工增雨条件卫星探测反演个例分析被引量:19
《气象学报》2011年第2期363-369,共7页刘贵华 余兴 戴进 徐小红 岳治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5087);科技部公益项目(2005DIB3J099)
选取2007年6月21日陕西白于山区地形云降水过程,用极轨卫星资料反演高空间分辨率的云微物理特征。对云降水物理结构分析表明:(1)山前云区(迎风坡)云顶亮温(T)为-31℃,粒子有效半径(R_c)为9μm,含有丰富过冷水,缺乏冰晶;(2)T=-20℃的低...
关键词:卫星反演 地形云 人工增雨条件 过冷云 
桐庐伏旱时期人工增雨条件分析与应用被引量:2
《浙江气象》2007年第3期27-31,共5页章莹菁 陆耀辉 徐明 孟永军 何忠银 
通过对桐庐县干旱特征的分析,指出干旱是桐庐县的主要气象灾害,平均高达3年2遇,而夏秋旱占94%。夏季对流性积云是桐庐县人工增雨的主要云系,准确预测对流性天气发生的条件,及时把握有利的增雨作业时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增雨效益,人工增...
关键词:人工增雨 伏旱期 对流性积云 增雨气候条件 应用 效益评估 
“催化-供给”云降水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9
《大气科学》2005年第6期885-896,共12页洪延超 周非非 
国家"十五"攻关课题2001BA610A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333033
利用含有详细微物理过程的一维层状云模式模拟,研究了2002年4月5日冷锋降水性层状云云系中“催化供给”云的微物理结构、降水粒子形成的环节和微物理过程,并从降水形成的环节和云的结构分析人工增雨的条件。结果说明,“催化供给”云具...
关键词:“催化-供给”云 云粒子形成 降水机制 人工增雨条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