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恢复系

作品数:34被引量:22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钟蕾曾研华潘晓华谢华安张建福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学报》《水稻高梁科技》《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农村经济与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质高配合力杂交水稻恢复系YR1606的选育及应用
《杂交水稻》2025年第1期57-59,共3页陈琳 张从合 王华运 俞程 严志 申广勒 张云虎 庞战士 刘兴江 
2022年合肥市重大专项:重大突破性水稻新品种的创制与应用。
YR1606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抗倒伏、耐热性强的恢复系YR1671同大穗恢复系南恢511杂交选育的中间材料YR338为母本,与自育优良恢复系YR0822杂交,结合抗逆性、配合力和品质筛选,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高配合力恢复系。利...
关键词:杂交水稻 恢复系 YR1606 高配合力 优质 选育 
高配合力杂交水稻恢复系黔恢118的选育与应用
《中南农业科技》2024年第4期51-55,共5页王珍珍 张宏伟 郭慧 甘雨 向关伦 郝留根 杨占烈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2]重点025号;黔科合支撑[2022]重点026号;黔科合支撑[2022]一般104号);贵州省育种科研基础平台创新能力建设项目(黔科合服企[2022]014号)。
黔恢118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蜀恢527/CDR22//爪哇稻的F7代和多系1号/R4761//蜀恢527的F5代聚合杂交,经过多年异地联合筛选而成的水稻新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配合力高、穗大粒多、制种产量高等特点,其所配组合荃香优118和荃...
关键词:杂交水稻 高配合力 黔恢118 恢复系 选育 应用 
抗稻瘟病杂交水稻恢复系宜恢80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4
《中南农业科技》2023年第6期242-244,共3页田雨 赵开荣 梁发茂 方华明 张玉祥 杨文治 贺丽 黄蓉 夏明元 
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9lzjj07);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01-01A)。
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宜恢8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辐恢838为骨干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而成的抗稻瘟病恢复系。宜恢80与巨风2A、巨风3A等不育系配制的组合优势强、产量高、抗性好,...
关键词: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 恢复系 宜恢80 抗稻瘟病 选育与应用 巨2优80 
聚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被引量:11
《中国水稻科学》2019年第5期421-428,共8页朱永生 白建林 谢鸿光 吴方喜 罗曦 姜身飞 何炜 陈丽萍 蔡秋华 谢华安 张建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D0100100);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科研专项(2015R1021-5);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SKB201700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STIT2017-1-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团队资助项目(kjfw02)
【目的】为了创制兼抗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水稻恢复系,【方法】分别以抗褐飞虱材料B5(携带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及携带白背飞虱抗性位点qsI-4的籼型恢复系福恢7011为供体亲本,以骨干恢复系福恢676为轮回亲本,应用低世代分离群体...
关键词:水稻 白背飞虱 褐飞虱 抗性基因 聚合育种 
强优杂交水稻恢复系TR 16的选育及应用
《种子》2019年第7期112-115,共4页莫怡琴 代琳 李育生 吴兰英 李甫荣 袁波 车崇洪 
杂稻新组合中优T 16配套应用技术研究(黔科合NY字[2009]3016);杂交水稻新组合中优T 16的中试与推广应用(黔农育专字[2009]6号);超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中优T 16的大面积示范推广(黔科合成字[2010]5);强优杂交水稻恢复系TR 16的应用与改良(黔科合NY字[2011]3005);强优杂交水稻恢复系TR 16的应用与改良(黔科合NY字[2011]3005);高配合力水稻恢复系种质创新与应用(黔科合人字[2013]06号);水稻种质改良创新及新品种选育与应用(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3]6023)
为选育新的杂交水稻强优恢复系,用2个配合力高的CDR22恢复系与3027恢复系杂交选育了强优恢复系TR16,本文对恢复系TR16的选育及应用进行了探讨。TR16恢复系为优异种质资源材料创新,其组配的杂交水稻组合中优T16、金优T16、Ⅱ优T16已通过...
关键词:杂交水稻 恢复系TR16 选育 
杂交水稻恢复系和杂交组合的耐热性评价被引量:1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年第9期1343-1354,共12页郭晓艺 熊洪 张林 蒋鹏 朱永川 周兴兵 刘茂 徐富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400)资助~~
为减缓高温热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从品种出发探讨高温抗性,是水稻科研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问题。本文参考农业部发布的高温行业标准评价指标,在水稻开花期,于人工气候室高温和常温处理条件下,对本课题组新育成的恢复系及生产上常用恢复系成...
关键词:农业行业标准 杂交水稻 恢复系 高温热害 耐热性 父(母)本 配合力 
杂交水稻恢复系R 1479的选育与应用
《种子》2017年第12期112-113,共2页张尚兴 张达春 黄云 周华飞 
贵州省"十一五"水稻育种攻关项目(黔科合NZ字[2005]3005-02号);贵州省水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GZCYTX 2013-06001)
恢复系R 1479是用重穗型恢复系蜀恢527作母本,贵州高原粳改良材料C 32作父本杂交选育的三系恢复系。该恢复系生长旺盛,杆粗茎壮,株叶型好,生育期适中,耐冷性、恢复力和配合力强等特性。其配组的杂交稻组合全优1479和成优1479于2012年、2...
关键词:恢复系 R1479 选育 应用 
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7185 OsSDR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2
《福建农业学报》2017年第9期939-945,共7页许惠滨 徐倩 连玲 朱永生 蒋家焕 谢鸿光 罗曦 江敏榕 郑燕梅 谢华安 张建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138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05060);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6KF1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C2015-14)
植物种子从休眠到萌发的转变是其生命周期中一个关键的生理过程,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而SDR1(short-chain dehydrogenase/reductase 1)是调控营养信号转导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获得了福恢7185...
关键词:水稻 福恢7185 OsSDR1 克隆 序列分析 互作蛋白 
温度对杂交水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生育期的影响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21期11-13,共3页邓云 
农业部"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南平综合试验站"项目;南平市科技计划农业重大专项:"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开发"(N2014N01)
研究分析了6个水稻恢复系和6个水稻不育系的播始历期、积温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的播始历期随日均温度平均值的升高而降低;当日均温度平均值高于26℃时,恢复系和不育系的积温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苗期持续高温会...
关键词:恢复系 不育系 播始历期 积温 生长速度 
利用MAS技术培育高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恢复系航恢1173被引量:19
《华北农学报》2014年第6期121-125,共5页孙大元 周丹华 肖武名 杨祁云 王慧 张建国 陈志强 
"十二五"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101201);广东省农业科技研究团队项目(20110203);国家和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S2011020001513)
通过回交及自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广谱抗源H4的一个主效抗稻瘟病基因Pi46导入到优良恢复系航恢173中,并在BC2F4群体中选育到一个株叶形态较好的株系,暂命名为航恢1173。分析结果表明,航恢1173比航恢173的抗谱得以明显拓宽,并...
关键词:稻瘟病 恢复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