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青少年

作品数:34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管雷景璐石赵罗英张璇辛婷茹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团校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网络财富》《四川行政学院学报》《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旅行者》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社会工作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经验与创新 震后灾区青少年心理重建的社会工作拓展
《社会工作》2011年第19期11-12,共2页刘斌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震后灾区青少年心理重建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09CSH039”的阶段性成果
汶川地震对当地社区及居民的影响及创伤毋容赘言,从家园损毁到文化冲击,从身体伤残到心理创伤,从成年人到儿童青少年,都遭受了一次生死的洗礼。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地震中伤残、有亲人遇难、目睹遇难者遗体、以及受到过度惊吓的儿童青...
关键词:灾区青少年 社会工作 心理重建 震后 创新 经验 汶川地震 心理创伤 
汶川大地震灾区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研究——以8名转学至某市某中学的青川学生为例被引量:2
《社会工作》2011年第22期63-66,共4页赵罗英 
灾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主要来源为非正式支持系统与正式支持系统,非正式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成员、亲友邻里、同伴等,正式支持系统包括学校、政府、志愿者、福利组织及社会人士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网络对灾后青少年心理恢复具有较强...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 灾区青少年 社会支持网络 
全人健康中心:震后灾区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实践
《社会工作》2011年第19期9-10,共2页王丹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震后灾区青少年心理重建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09CSH039”的阶段性成果
一 汶川地震后,香港青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华西医科大学在重灾区创立“全人健康中心”,重点是心理健康的重建工作,顾及全人健康的复康。所谓“全人健康”指的是人的“身、心、社、灵”全面发展。震后香港青年发展基金会将“全人健康中...
关键词:心理健康 灾区青少年 生命教育 震后 实践 华西医科大学 青年发展 都江堰市 
阳光下的我们——地震灾区青少年成长小组实务
《社会工作》2010年第7期37-39,共3页陈世海 辛婷茹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项目(09SB115)
青少年作为弱势群体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是最脆弱、最无防备、最容易受伤的,他们的生活也最易受到影响,甚至,可能牵涉到他们一生的生存、发展的根本需求问题。同时,由于群体性质的特殊性(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时期,自我意识强,
关键词:灾区青少年 成长小组 实务 地震 阳光 突发事件 弱势群体 特殊时期 
灾后民族地区学校生命教育的介入——以薛城中学生命教育小组为例
《社会工作》2010年第11期13-15,共3页廖鸿冰 卢慧雅 
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学校社会工作者根据理县灾区民族地区青少年的优势、兴趣、能力、知识与技能,运用社会工作介入理论、理念和技巧,以及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服务灾区青少年...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 生命教育 民族地区 灾区青少年 社会工作者 中学 灾后 专业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