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青少年

作品数:34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管雷景璐石赵罗英张璇辛婷茹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团校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网络财富》《四川行政学院学报》《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旅行者》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宜宾震后四川不同灾区青少年心理状况研究
《肇庆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94-101,共8页卢皓扬 陈秋燕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在宜宾震后四川多个不同灾区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倾向、抑郁与情绪调节策略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学校和社区进一步做好青少年有关地震这一公共危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心理危机的早期预防,心理干预及重建等实...
关键词:宜宾震后 青少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问题 
汶川地震四年后灾区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与人格相关性被引量:5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第10期1551-1553,共3页崔婧 邓光辉 董薇 潘霄 张淳俊 魏存 沈兴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2BGL096);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编号:12ZS081);上海市卫生局青年课题(编号:2013Y200)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4年后灾区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和人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在汶川地震4年后对重灾区4所中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生领悟社会支持显著高于男生(P<0.001),不同民族、地区之间无差异。初高...
关键词:领悟社会支持 人格 青少年 典型相关 
鼓励自卑男孩考上重点大学——对芦山地震灾区青少年的个案介入
《中国社会工作》2014年第15期33-34,共2页周小燕 魏志娇 
“我不想高考了” 2013年5月,深圳慈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慈卫”)派驻专业社工到刚地震发生不久的芦山开展服务。5月24日,慈卫社工和芦山县农工办干部一起,来到阿强(化名)家里。阿强家非常简陋,光线也不太好。“家里...
关键词:灾区青少年 重点大学 地震 个案 男孩 自卑 发展中心 公益事业 
灾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人口学易感因素研究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76-81,共6页宁维卫 董洁 赵慧 肖放 
2009年度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灾区学生心理健康关键技术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09FZ0016
目的:以5.12地震灾区大、中学生为被试对象,对具普遍意义的灾后心理问题人口学易感因素进行探讨。方法:以SCL-90为主要研究工具,利用SPSS19.0对14081例有效样本进行分析。结果:①性别、是否独生以及生源地三大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灾后心...
关键词:灾后心理健康水平 大、中学生 性别 独生子女 
感恩奋进 放飞梦想——“芦山地震”灾区青少年夏令营在成都开营
《晚霞(上半月)》2013年第9期52-52,共1页
近日,200名“芦山地震”灾区的青少年齐聚成都龙泉驿区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隆重举行“‘感恩奋进,放飞梦想’芦山地震灾区青少年夏令营”开营仪式。四川省关工委执行主任谢世杰在开营仪式上发表了鼓舞意志、激励奋进的讲话,省关工委...
关键词:灾区青少年 夏令营 地震 感恩 成都 梦想 关工委 副主任 
舟曲灾区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的调查被引量:3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9期1381-1384,共4页胡婷婷 陈友庆 
目的探讨灾区青少年心理韧性、负性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对舟曲地区311名中学生进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及青少年心理韧性问卷的测查。结果①灾区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及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年级差异显著(负性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生活事件 心理韧性 中介效应 青少年 
汶川大地震灾区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研究——以8名转学至某市某中学的青川学生为例被引量:2
《社会工作》2011年第22期63-66,共4页赵罗英 
灾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主要来源为非正式支持系统与正式支持系统,非正式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成员、亲友邻里、同伴等,正式支持系统包括学校、政府、志愿者、福利组织及社会人士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网络对灾后青少年心理恢复具有较强...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 灾区青少年 社会支持网络 
经验与创新 震后灾区青少年心理重建的社会工作拓展
《社会工作》2011年第19期11-12,共2页刘斌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震后灾区青少年心理重建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09CSH039”的阶段性成果
汶川地震对当地社区及居民的影响及创伤毋容赘言,从家园损毁到文化冲击,从身体伤残到心理创伤,从成年人到儿童青少年,都遭受了一次生死的洗礼。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地震中伤残、有亲人遇难、目睹遇难者遗体、以及受到过度惊吓的儿童青...
关键词:灾区青少年 社会工作 心理重建 震后 创新 经验 汶川地震 心理创伤 
全人健康中心:震后灾区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实践
《社会工作》2011年第19期9-10,共2页王丹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震后灾区青少年心理重建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09CSH039”的阶段性成果
一 汶川地震后,香港青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华西医科大学在重灾区创立“全人健康中心”,重点是心理健康的重建工作,顾及全人健康的复康。所谓“全人健康”指的是人的“身、心、社、灵”全面发展。震后香港青年发展基金会将“全人健康中...
关键词:心理健康 灾区青少年 生命教育 震后 实践 华西医科大学 青年发展 都江堰市 
灾区青少年科学成长教育主题模式探讨被引量:1
《科普研究》2011年第5期57-59,共3页姜联合 周福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J1021013和J1021011)
该文通过分析灾区青少年科学成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探讨基于灾后青少年特点的青少年心理提升和科技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出灾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初步形成灾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和思路:心理健康—心理促进—科技教育和科...
关键词:灾区青少年 科技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