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

作品数:5153被引量:8812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范方秦四清薛雷温扬茂赵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的前震识别方法应用及实例检验
《地震研究》2025年第2期220-228,共9页李泽平 余怀忠 杨志高 张靖雪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任务(CEA-ZQGZ-202501023);国家自然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U2039205)。
为了验证改进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在前震识别中的有效性,对基于该方法开发的前震识别系统自动产出的地震预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统计2021年10月—2024年4月中国大陆西部地区190次4级以上非前震地震,发现处于固体潮加载阶段的地震占比为35...
关键词:加卸载响应比 固体潮 前震 震后趋势分析 地震预测 
基于小波散射变换的RC框架结构震后损伤异常智能检测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25年第2期27-38,共12页康帅 王自法 周荣环 贺东青 俞叶 李一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634);河南省科技公关项目(232102321076)。
基于传统方法的地震损伤评估存在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基于结构地震响应观测数据的震后结构损伤快速评估,并有效解决数据类型不平衡的问题,提出基于时频分析与卷积自编码(CAE)模型的损伤异常数据检测方法。首先应用小波散射变换对...
关键词:小波散射变换 异常检测 震后损伤 深度学习 框架结构 
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梁柱节点研究综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4期470-480,共11页叶全喜 张智彬 陈学森 聂会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2108105);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22203157);燕山大学基础创新科研培育资助项目(2021LGQN035)。
为了解决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梁柱节点中附加耗能构件耗能稳定性不足,附加复位构件应用过程复杂、变形能力较低、安全储备度及性价比不高,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整体结构性能化设计方法适用性不强等问题,从附加复位及耗能构件的种类选择、其与...
关键词:自复位 附加复位及耗能构件 性能化设计 震后可快速恢复功能 转动式摩擦耗能器 残余变形 
积石山县6.2级地震后民居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
《石材》2025年第3期43-45,共3页阮隆 
本文以甘肃省积石山县6.2级地震震后部分乡村民居建筑震害调查为基础,对乡村民居建筑震害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地震区乡村民居建筑的震害特征,分析各类民居建筑的震害、震害的形成原因和各类民居建筑的抗震薄弱点。针对各类民居建筑的震...
关键词:积石山县6.2级地震 乡村建筑 民居 震害调查 震害分析 
高海拔地区地震后应急药品的管理建议和目录推荐
《医药导报》2025年第3期349-355,共7页鲍宇玲 郭霞 刘宇 刘东 
该文针对高海拔地区特殊地理环境和灾后药品需求特点,探讨震后应急药品保障难点与管理策略。高海拔地区低温、干燥、紫外线辐射等自然条件,以及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给药品稳定性、运输供应、分发和使用带来巨大挑战...
关键词:地震 高海拔地区 药品管理 药品供应目录 医疗救援 
震后恢复阶段短期避难场所选址与物资分配优化
《物流技术》2025年第2期73-84,共12页耿劭卿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3122024QD16);中国物流学会面上课题(2024CSLKT3-014);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TJGLQN24-020)。
在震后恢复阶段,灾民疏散需求呈现时变升级特点。为保证短期避难场所的经济性与舒适性,并动态调配应急物资,构建短期避难场所选址与物资分配多周期优化模型,旨在最小化灾民总转移距离、物资运输距离及开放避难场所数量。模型利用加权ε...
关键词:震后恢复 短期避难场所 应急设施选址 物资分配 灾民疏散 
基于震前-震后高精度地形点云数据提取三维地表同震位移场信息
《地震地质》2025年第1期167-188,共22页魏占玉 何宏林 邓亚婷 席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00060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607)共同资助。
地震破裂带附近同震位移和变形模式对于深入理解地震破裂过程、断层行为及活动断层与地形地貌关系等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一种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利用地震前后地形点云进行差分确定断层近场三维同震地表位移。在川西大凉山断裂带交际河...
关键词:三维同震位移场 ICP算法 地形点云 地震破裂 活动断层 
屈曲约束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韧性评价方法与震后修复策略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2025年第2期11-23,共13页陈辉明 白久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8482)。
震损结构的修复策略对震后建筑功能的快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给结构震后修复策略的优选提供定量评价标准,引入结构恢复水平和修复轨迹形心两个评价指标,建立可综合考虑结构性能恢复程度和修复效率的抗震韧性评价模型。基于有限元单...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 屈曲约束支撑 损伤评估 抗震韧性 修复策略 
震后青少年孤独感、社会支持及社交媒体使用对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
《四川精神卫生》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郭朝然 车其承 吴志红 石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灾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时空演变机理及精准预警研究,项目编号:22YJC190019);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人工智能应用下的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危机精准识别研究,项目编号:2023NSFSC1486)。
背景 地震后,青少年常出现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目前尚缺少针对震后青少年孤独感、社会支持及社交媒体使用对其PTSS影响的研究。目的 评估2021年“9·16泸县地震”后,该地区青少年的PTSS水平,并探究孤独感...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症状 青少年 孤独感 社会支持 社交媒体 
地震后该如何进行心理急救
《解放军健康》2025年第1期10-10,共1页米娜 
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西部战区依案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设置前进指挥所,组织指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展开救援行动。为确保灾区群众身心健康,做好卫生保健和防疫工作,任务部队同时设置医疗保障点,开展心理辅导、巡...
关键词:前进指挥所 卫生保健 西藏军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疗保障 应急响应机制 救援行动 西藏日喀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