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毒素

作品数:1877被引量:5130H指数:3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宋立荣张慧珍刘永定徐立红吕锡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江南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TiO2纳米管对水源水中MC-LR的光催化降解被引量:6
《中国环境科学》2018年第7期2498-2504,共7页邓一荣 赵璐 苏雅玲 钟音 彭平安 肖荣波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KLOG-2016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184,41601616);“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C15B01)
采用"草酸+氟化铵"水相电解液体系通过阳极氧化法制备出了TiO_2纳米管材料,可有效光催化深度降解水源水中的微囊藻毒素(MC-LR).结果表明,阳极氧化电压为20V、组分配比为1/12mol/L H_2C_2O_4·2H_2O+0.5wt%NH_4F、电解液p H值为4、阳极...
关键词:TIO2纳米管 光催化 微囊藻毒素 降解机理 
微囊藻毒素人工完全抗原制备与鉴定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年第5期1-4,共4页高阳 林超 郭一平 王菡 潘悦 聂红霞 任洪林 胡盼 李岩松 周玉 柳曾善 卢士英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K13B01)
为了研究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免疫学检测方法,试验制备了MC-LR人工完全抗原,采用水溶性碳二亚胺法将微囊藻毒素的羧基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氨基偶联,同时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紫外扫描分析及ELISA等技术...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MCs) 碳二亚胺法 偶联 人工完全抗原 免疫学检测 
贵阳市售瓶装水中微囊藻毒素调查被引量:5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年第10期1159-1161,共3页金庭旭 汪小斌 张华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I05B03);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LH字(2015)7331]
目的:调查贵阳市市售瓶装水中微囊藻毒素(MC)的污染状况,探讨贵阳市售瓶装饮用水的安全性。方法:采集贵阳市大型超市内售卖的全部瓶装水共18种,其中矿泉水12种(国产9种,进口3种),纯净水6种,使用MC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样品中MC浓度,与现...
关键词:瓶装水 矿泉水 纯净水 微囊藻毒素 水污染 
基于HDT自组装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微囊藻毒素-LR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被引量:1
《分析测试学报》2016年第9期1100-1104,共5页张晶晶 康天放 李娜娜 鲁理平 程水源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311031100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SC23B0204)
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金纳米粒子(AuNPs)修饰金电极的微囊藻毒素-亮氨酸-精氨酸(MCLR)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了AuNPs溶胶,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将AuNPs组装到1,6-己二硫醇(...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金纳米粒子 自组装 免疫传感器 
铜绿微囊藻中微囊藻毒素LR的UPLC-MS/MS法分析被引量:1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2期29-32,38,共5页唐治玉 傅博强 王晶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K12B05)
为了实现对微囊藻细胞中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 LR)的准确定量,建立了铜绿微囊藻中微囊藻毒素LR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UPLC-MS/MS)分析方法。将铜绿微囊藻干藻粉复溶在50 m L 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中,-55℃/37℃反复冻融...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 微囊藻毒素LR UPLC-MS/MS 
环境水体藻毒素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第5期1683-1692,共10页王莎飞 郭彩荣 徐向阳 朱亮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5B07)资助~~
近年来,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蓝藻水华现象时有发生,蓝藻及其释放的藻毒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概述了常见藻毒素的分类及其主要理化性质,总结了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和生物-生态耦合等工艺对藻毒素的去除性能...
关键词:藻毒素 微生物降解 耦合工艺 天然有机物 
凤眼莲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细胞结构及藻毒素释放与削减的影响被引量:13
《江苏农业学报》2016年第2期376-382,共7页杨小杰 韩士群 唐婉莹 严少华 周庆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13B0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30730)
通过共培养试验,研究了凤眼莲对产毒铜绿微囊藻生长和毒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凤眼莲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有效抑制了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加速了它的衰亡。凤眼莲严重破坏藻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系统,共培养6 d后藻细胞SOD活性降至(2...
关键词:凤眼莲 铜绿微囊藻 藻毒素释放 藻毒素削减 
铁对藻类生长及藻毒素合成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0
《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第5期1533-1540,共8页孔赟 邹培 宋黎明 王子 戚姣琴 朱亮 徐向阳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5B07);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12QK190)资助
铁作为藻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之一,在藻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固氮作用、蛋白质与核酸合成等生理代谢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鉴于水体中不同形态铁可被藻类吸收利用,本文综述了铁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和循环途径、藻类...
关键词:富营养化  藻类生长 藻毒素合成 铁吸收调节蛋白 
微囊藻毒素对青菜生长的影响及其在生物体内的累积被引量:5
《生态毒理学报》2013年第4期529-536,共8页靳红梅 江君 常志州 
国家支撑计划(2009BAC63B02)
蓝藻藻泥好氧堆肥腐熟后还田是其打捞后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堆肥后仍有一定数量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残留,大量还田是否会对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产生安全风险尚不明确。将青菜(Brassica chinensis)暴露于不同MC含量的石英砂...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青菜 生物累积 降解 
微囊藻毒素对陆生植物的污染途径及累积研究进展被引量:5
《生态学报》2013年第11期3298-3310,共13页靳红梅 常志州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C63B02)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且随着水体污染的加剧而在自然环境中大量积聚的蓝藻毒素之一,对多种生物有着严重的毒性作用。MCs在生物体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近些年,MCs对陆生植物的...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陆生植物 污染途径 毒性作用 生物累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