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诗歌

作品数:366被引量:25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靳明全吴泽庆马卫中赖先刚刘立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艺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普拉斯与翟永明比较研究
《文艺争鸣》2022年第1期143-149,共7页张晓红 黄钰霖 
翟永明是当代中国大陆第一位激进的先锋女诗人,也是第一位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鲜明性别意识的女诗人。若以1993年《咖啡馆之歌》的创作为分水岭,翟永明的早期诗歌创作和部分中后期作品明显带有美国诗人普拉斯自白风格的痕迹(1)。对于20世...
关键词:普拉斯 翟永明 当代诗人 女诗人 诗歌艺术 生态女性主义 早期诗歌创作 眼界大开 
流浪者-英雄-艺术家——叶芝早期诗歌的隐喻模式被引量:1
《外语研究》2018年第6期100-104,共5页李静 
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诗歌里的隐喻呈现出多义性,同时又具有统一性。通过隐喻,其所有诗歌被联结成一个内在有机的整体。在其诗歌的隐喻之间,在其本能与理智之间,存在一种张力,这种张力处于一种微弱的平衡状态。论文通过分析叶...
关键词:叶芝早期诗歌 隐喻 流浪者 英雄 艺术家 
民间文学与张志民的早期诗歌创作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2期102-105,共4页冯雷 
2014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地标:文人故迹与文学意象中的城市文明"[SM20140009001]的阶段成果
张志民是文学史予以关注和称赞的作家,他1940年代创作的长篇叙事诗《王九诉苦》(1947)、《死不着》(1947)和《野女儿》(1948)等在解放区产生了广泛影响。进入当代之后,他的创作仍保持了相当的活力,不断尝试驾驭新的题材与形式,体...
关键词:民间文学 诗歌创作 张志民 早期 长篇叙事诗 40年代 艺术自觉 诗歌艺术 
民间文学与张志民的早期诗歌创作
《诗探索》2016年第1期148-155,共8页冯雷 
2014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地标:文人故迹与文学意象中的城市文明”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SM20140009001
张志民是文学史予以关注和称赞的作家。他四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叙事诗《王九诉苦》(1947)、《死不着》(1947)和《野女儿》(1948)等在解放区产生了广泛影响。进入当代之后,他的创作仍保持了相当的活力,不断尝试驾驭新的题材与形式...
关键词:诗歌创作 民间文学 张志民 早期 长篇叙事诗 文学与政治 四十年代 艺术自觉 
艺术就是武器——本恩早期诗歌《青年黑贝尔》赏析
《中外诗歌研究》2014年第3期29-31,共3页张若玉 
戈特弗里德·本恩是20世纪德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提到本恩的名字,仍会令人感到陌生。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在希特勒执政时期与纳粹党徒的暧昧关系。基于此,他背负了种种骂名。
关键词:早期诗歌 赏析 贝尔 青年 武器 艺术 20世纪 代表人物 
艺术就是武器——本恩早期诗歌《青年黑贝尔》赏析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年第8期31-32,共2页张若玉 
戈特弗里德·本恩(Gottfried Benn 1886-1956)是20世纪德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虽然如此,但提到本恩的名字,仍会令人感到陌生.当然,这并不能单纯地把责任归咎于国人的孤陋寡闻,甚至连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德国人自己,...
关键词:早期诗歌 赏析 贝尔 青年 武器 艺术 纳粹党 德国人 
雁翼早期诗歌的艺术探求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2期98-100,共3页王红升 
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课题[201102020]的成果
雁翼是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诗歌,自觉地向外国学习、向民间学习、向古典学习,在向西方诗歌体式学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在向民歌学习的过程中予以文学化的借鉴,在向传统诗词学习的同时给予当...
关键词:早期诗歌 艺术品格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当代文学史 探求 诗歌体式 传统诗词 勇于创新 
论何其芳早期诗歌的认知性体验
《中外诗歌研究》2011年第1期29-29,共1页陈吉荣 
何其芳早期诗歌的艺术成就很高,这与诗人对诗歌创作的内部认知体验是分不开的。其认知体验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代语境的认知性体验,二是诗歌语言普遍性的认知性体验。
关键词:认知体验 早期诗歌 性体验 何其芳 语言普遍性 艺术成就 诗歌创作 时代语境 
意象泛用与虚象造境——简论王禹偁早期诗歌创作的艺术垢病
《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X期11-12,共2页尤利英 穆迪 
被贬商州以前,王禹偁的诗歌创作往往大量使用寺、僧、琴、茶、鹤、蓼等意象,力图营造风雅清空、消遣世虑的诗歌境界,然而,他这种篇中拼接而且连篇堆垒意象的创作手法,直觉上给人造成单调繁复的阅读印象,整体上也自然呈现出意象泛用与虚...
关键词:意象泛用 虚象造境 艺术垢病 
论北岛早期诗歌的人的意识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6年第10期41-43,共3页游宇明 
北岛是我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朦胧诗潮最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醒的人的意识独树一帜,这种人的意识体现在:忧患情绪、怀疑和批判精神、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呼唤,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北岛诗歌人的意识又是与特定的时代以及...
关键词:北岛 人的意识 特定时代 艺术影响 地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