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作用

作品数:265被引量:5448H指数:4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衍景张建新孙枢吴福元肖文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质论评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准噶尔地区造山型金矿床时空分布、成矿动力学背景及模式被引量:6
《地质论评》2019年第6期1439-1461,共23页丁嘉鑫 韩申 黄柏诚 吴艳爽 张博 肖飞 王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U1803242及41602087);国家深地资源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7YFC0601203)的成果~~
造山型金矿形成于汇聚板块边缘,俯冲增生或碰撞造山体制,是现代矿床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西准噶尔地区有几十个造山型金矿,但其究竟形成在洋壳俯冲增生造山过程还是洋盆闭合后的碰撞造山过程,尚不清楚.本文系统总结了西准噶尔地区造山型金...
关键词:造山型金矿 流体 碰撞造山作用 西准噶尔 
蚌埠隆起老山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成岩与变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地质论评》2018年第5期1141-1166,共26页陈洁 汪相 王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编号:41372065)的成果~~
蚌埠隆起是华北地块上中生代地质研究的一个十分难得的地质单元,它映现了中国东部最重要的两次构造运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所引起的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其中,老山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就是一个代表性产物。该花岗岩的岩相学、地球化学以...
关键词: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同造山作用 印支运动 燕山运动 蚌埠隆起 
小兴安岭西北部花岗质糜棱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7
《地质论评》2015年第2期443-456,共14页赵院冬 莫宣学 李士超 车继英 许逢明 吴大天 张乾峰 赵君 王奎良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121082;1212011405701)的成果
通过对位于小兴安岭西北部黑河—呼玛地区与元古宙变质岩系伴生出露的三处强变形的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 LA-ICP-MS测年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认样品岩性分别为花岗闪长质糜棱岩(样品Ⅰ-3-4和Ⅰ-5-1)、角砾状花岗闪长岩(样品...
关键词:小兴安岭西北部黑河—呼玛地区 花岗质糜棱岩 兴安地块 晚古生代 碰撞造山作用 
造山带构造研究中几个重要学术概念问题的讨论被引量:5
《地质论评》2002年第4期337-344,共8页张长厚 吴正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9702034)资助成果。
简要分析和评述了造山带构造研究中的几个重要学术概念问题:造山带,造山带类型、造山作用和造山过程、造山带构造格局、造山作用模式。指出不宜将造山带定义直接与板块边缘构造位置和板块间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造山作用和造山带不仅出...
关键词:造山带 造山作用 造山模式 板内造山带 成因 动力学机制 
造山作用概念和分类被引量:6
《地质论评》2002年第2期193-197,共5页张原庆 钱祥麟 李江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832004)
本文从造山作用的特征标志出发讨论了Sengor造山带定义的缺陷,总结了造山作用的六条特征标志,并给出了造山作用新的定义。该定义包括了造山作用的起因、特征标志和大地构造背景。评述了造山带陆内、陆缘、陆间三分法方案的不足之处和剪...
关键词:造山作用 特征标志 板内 俯冲 碰撞 造山带 大地构造背景 
深部天然核反应堆——一种可能的山脉隆升动力源被引量:4
《地质论评》2001年第2期119-128,共10页匡耀求 张本仁 欧阳建平 
板块碰撞造山模式难以解释造山作用在时间上的“滞后”和在空间上的“差位”现象。大量研究表明山脉隆升的动力来自深部,因此,探索深部地质过程的物理和化学机制及其导致的能量再分配是认识山脉隆升动力学机制的关键。若干线索表明地幔...
关键词:天然核反应堆 造山作用 地幔 幔源物质 动力学机制   
燕山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特征及其与陆内造山作用关系被引量:54
《地质论评》1999年第2期163-172,共10页朱大岗 吴珍汉 崔盛芹 吴淦国 马寅生 冯向阳 
原地质矿产部"九五"重点科技项目"燕山造山带造山作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原地质矿产部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基金资助
本文将燕山地区广泛分布的中生代岩浆活动划分为4个阶段、8个期次;并对火成岩的基本类型、产状、分布和岩石化学特征进行总结;分别阐述了火山岩和侵入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论述了构造运动导致的岩浆活动与陆内造山作用过程。笔者着重指出,...
关键词:岩浆活动 构造环境 陆内造山作用 燕山地区 
论造山作用和造山带被引量:20
《地质论评》1999年第1期10-14,共5页杨巍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9572146;49772147)资助项目部分成果
造山作用(orogeny)和造山带(orogenic belt)是地学界广泛使用的名词,但不同学者对它们的理解不尽一致,特别是在与成山作用(mountain building)和山脉(mountains)的关系上出现混淆现象。造山作用、造山带和成山作用、山脉是两组既有联系...
关键词:造山作用 造山带 成山作用 山脉 
造山与成盆作用形成于统一的动力学机制被引量:16
《地质论评》1996年第4期300-303,共4页邓乃恭 任希飞 
造山带和盆地成因是当前地学研究的两个热点。本文第一部分简述了多种主要造山理论和成盆学说;其中挤压造山说与拉张成盆论在众多学说中仍占主导地位。一般都认为造山带和盆地形成于不同的地球动力学环境。第二部分结合我国地质实际,提...
关键词:造山作用 成盆作用 均衡造山 动力学机制 
中天山造山作用的同位素年代分期被引量:8
《地质论评》1995年第3期261-271,共11页车自成 刘良 刘洪福 罗金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49070131)
我们把近年来所获得的一些年龄数据以及前人已有的年龄数据与区域地层接触关系作了对比,发现二者有意想不到的一致性,据此将中天山造山作用划分为5期,年龄分别大约为452—439Ma,412—402Ma,355—345Ma,334—327Ma和315—289Ma。中生代...
关键词:中天山 造山带 氩同位素 构造运动 同位素年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