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环隙流道

作品数:7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谈和平孙中宁赫荣辉杜妮妮赫荣辉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核科学与工程》《核动力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窄环隙流道冷却传热特性实验与仿真研究
《核动力工程》2013年第S1期123-127,共5页赫荣辉 孙中宁 
用实验与仿真的方法对6个不同尺寸的环隙流道进行了单相冷却传热研究。实验表明:窄环隙流道内强迫对流换热与常规流道不同,紊流区明显提前,尺寸为0.94 mm的流道只有紊流区;窄环隙流道对换热起强化、抑制的双重作用。仿真与实验结果符合...
关键词:窄环隙 冷却 实验 仿真分析 
强迫对流换热的实验技术和测量方法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53-55,共3页杜妮妮 
对流换热系数的研究是研究对流换热问题的根本,本文对近十年来研究强迫对流换热问题的实验常用方法作了介绍,包括管内对流换热系数的瞬态测量法、窄环隙流道强迫对流换热实验、双侧加热窄环隙流道强迫对流换热实验以及无相变流体在内斜...
关键词:强迫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系数 窄环隙流道 内斜齿螺旋槽 
窄环隙流道强迫对流换热实验研究被引量:10
《核动力工程》2003年第4期350-353,共4页孙中宁 阎昌琪 谈和平 孙立成 郭建强 
在一回路水分别从内侧和外侧加热二回路水的条件下,进行了竖直窄环隙流道强迫对流换热实验。结果表明,窄隙流道具有强化和抑制换热的双重作用,其换热特性与微槽道非常相似,而与普通流道显著不同,没有明显的层流区、过渡区和紊流区换热...
关键词:窄环隙 对流换热  
管外及窄环隙流道池沸腾换热对比实验分析被引量:1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36-140,共5页孙中宁 阎昌琪 黄渭堂 谈和平 
在常压下以水为工质,对管外及窄环隙流道池沸腾换热进行了实验与观察,研究热负荷和加热面方位对核态沸腾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竖直加热面位置对沸腾换热有显著影响,其中对于管外沸腾主要在低负荷区产生影响,而对于环隙流道则在达到...
关键词:沸腾换热 窄环隙 加热面方位 
双侧加热窄环隙流道强迫对流换热被引量:9
《核动力工程》2002年第4期33-36,共4页孙中宁 阎昌琪 谈和平 郭建强 孙立成 
本文用一回路水对竖直窄环隙流道进行了双侧加热强迫对流换热实验,将双侧加热和单侧加热时的换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侧加热使流道内侧的换热得到加强,而外侧换热却受到削弱,具有与单侧加热时相似的变化规律,综合因素影响...
关键词:双侧加热 窄环隙流道 对流换热 一回路 反应堆 
光管及窄环隙流道池沸腾换热实验研究被引量:1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年第4期485-487,共3页孙中宁 阎昌琪 杜泽 
本文在常压下以水为工质,对管外及窄环隙流道池沸腾换热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汽泡扰动并不是沸腾换热系数高的主要原因,液体过冷使核沸腾的换热能力降低,窄隙流道内的沸腾换热机理与普通的大容积沸腾没有明显区别。文中还根...
关键词:沸腾换热 池沸腾 窄环隙 光管 实验 
窄环隙流道内自然对流沸腾换热实验研究被引量:4
《核科学与工程》2000年第1期57-63,共7页孙中宁 阎昌琪 杜泽 张志华 
以水为工质 ,在常压下对竖直和倾斜环隙流道进行了自然对流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给出并讨论了间隙大小、热负荷、倾角和表面张力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可视化观察加深了对窄小空间沸腾现象的认识。在实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新的、可以较方...
关键词:沸腾换热 窄环隙流道 传热计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