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换热

作品数:547被引量:1210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瑞阳魏进家郁鸿凌陶文铨柳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表面改性池沸腾换热研究进展
《能源研究与管理》2025年第1期142-150,共9页侯娜娜 李树谦 陈晓娜 何亚辉 曹繁语 冯连元 孙超 
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资助(QN2021094);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资助项目(C2024037)。
为实现气泡动力学行为的优化以及液体补给能力的提升,进而达成池沸腾换热效果的改善,众多研究人员着力于材料表面的改性处理。通过改性后产生的物理形貌特征或润湿性变化,使其能够发挥出预期的强化沸腾作用。综述了改性表面的制备、表...
关键词:池沸腾 表面制备 传热机制 换热效果 研究进展 
微通道内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5年第3期37-42,共6页刘纳 袁秋阳 张晓暄 李雅宁 张林阳 郭健翔 
山东省教改重大项目(D2022003);青岛理工大学教改面上项目(F2023-097)。
为了探究低碳制冷剂及其混合工质在微通道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设计并搭建了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和两相压降实验系统,开展了流动沸腾传热系数和绝热两相摩擦压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R32和R1234ze(E)的流动沸腾传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大先下...
关键词:低碳制冷剂 混合工质 微通道 沸腾换热 两相压降 
朝下网状镂空板壳结构临界沸腾换热研究
《核科学与技术》2025年第1期36-48,共13页杨楠 钟达文 廉学新 王盼盼 
本研究得到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1920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6068)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4MS051)等支持。
压力容器外部冷却(ERVC)是实现核电站堆芯熔融物滞留并限制放射性物质外泄的重要手段。在铜基体上制备了一种网状镂空板壳结构,开展了朝下网状镂空板壳结构表面在常压饱和去离子水中的临界沸腾换热实验研究。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材质(铜...
关键词:朝下表面 临界热流密度 强化换热 堆内熔融物滞留 
R407C换热器内流动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低温工程》2025年第1期78-86,共9页詹国兵 郭浩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01198)。
研究了微肋管内R407C和R22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采用威尔逊图解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分析实验工况、制冷剂物性、微肋管结构等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冷剂R407C与R22与换热壁面之间的换热热阻均随热流密度、质流密度、干度、肋片...
关键词:R407C 流动沸腾 干度 质流密度关联式 
超汽化换热通道结构优化与性能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5-24,共10页陈雪梅 张海舰 鲁铭翔 程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6071,U2241252)。
超汽化结构为解决聚变堆偏滤器靶板的冷却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该文在传统超汽化通道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了横向(垂直于流向)和纵向(平行于流向)的矩形微通道,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通道的温度分布、流型变化及换热性能。结果表明,与...
关键词:微通道 超汽化 沸腾换热 高热流密度 偏滤器靶板 
开放型微通道内低表面张力工质SF-33过冷流动沸腾换热
《化工进展》2025年第2期764-772,共9页银了飞 杨钟琳 张坷昕 张志强 党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60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2141219)。
为满足环保要求并提高微通道热沉的流动沸腾换热能力,本文选用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低表面张力工质SF-33进行流动沸腾换热研究,设计并制备了在通道顶部与盖板底部间具有开放间隙的大尺寸微通道热沉,搭建了流动沸腾换热实验平台,探究SF-3...
关键词:开放型微通道 低表面张力工质 SF-33 流动沸腾 换热 
微通道内R245fa沸腾换热和压降特性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4年第12期3750-3755,共6页李冲 方贤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2076107,No.51576099)。
对微通道内径1.83 mm和加热长度170 mm水平铜管内R245fa的沸腾换热和压降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分析热流密度、质量流率及过冷度对T_(5)(沿实验段加热长度的轴向位置为z=130 mm)处沸腾换热和总压降的影响。实验热流密度40和50 k W·m^(-2),...
关键词:微通道 R245FA 沸腾换热 压降 
混合润湿微结构楔形通道表面池沸腾换热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4年第12期3837-3844,共8页唐叶 王雪丽 姬长发 张鹏举 张永海 
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1JQ-569)。
为研究微结构楔形通道对池沸腾换热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加工了微柱区域与光滑通道面积比近似为1:1的3种混合润湿性结构表面(分别为雪花表面、多星表面和少尖表面),并进行了以FC-72为工质的池沸腾换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对于3种结构表面...
关键词:微柱阵列 楔形通道 混合润湿 强化换热 池沸腾 
底厚粒径比对于烧结微通道沸腾换热性能的影响
《舰船科学技术》2024年第23期64-71,共8页冯磊 张东辉 徐健 黄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6091)。
船舶电子器件的散热问题近年备受关注,微通道沸腾换热是一种高效冷却方式。本文针对烧结并联微通道,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研究了底厚粒径比效应对沸腾换热性能的影响。微通道采用30μm和90μm粒径2种树枝型铜粉烧结而成,其烧结底层厚度从10...
关键词:烧结 微通道 底厚粒径比 流动沸腾 压力脉动 
氢低温大流量排放安全性分析与仿真研究
《低温工程》2024年第6期82-92,共11页王杰 俞少行 钟文安 陈建业 
江苏省特检院科技计划项目(KJ(Y)202405)。
立足某工程氢系统大流量排放需求,在全面梳理氢排放系统型式和安全性指标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展了氢排放系统的排放试验,基于Simcenter AMESim软件的两相流库搭建了氢低温大流量排放系统模型,探讨了低温氢管内两相流动沸腾换热机理和行为...
关键词:低温氢气 安全排放 管内流动 沸腾换热 两相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