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

作品数:284被引量:15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刘驰林献忠李大明熊凯任继愈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管子学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齐莒邑非今莒县
《管子学刊》1993年第1期96-96,共1页朱靖宇 
战国后期,齐国经历了一场严重“国难”。燕昭王姬平,为报伐国和杀父之仇,做了近三十年的准备,派乐毅统率重兵攻入齐境,联合三晋和秦国部分兵力,在济水西北岸展开一场恶战,齐兵大败,湣王田地“遁而走莒,仅以身免。”随后,乐毅攻占齐都临...
关键词:燕昭王 齐国 战国后期 近三十年 三晋 王田 秦国 济水 国难 兵力 
“钘”字辨考及宋钘其人被引量:2
《管子学刊》1990年第3期31-33,共3页周光华 
被认为是稷下先生的宋钘,学界多有把“钘”字读作 xing,《新华字典》是这样注音的。笔者认为这个注音有失。因为汉字发生时音义相因,先古人姓名与其族氏、社会地位、身份是密切联系的,这种记名现象直到战国留有余迹,所以正确辨读“钘”...
关键词:注音 上古音 说文解字 密切联系 声母 荀子 反切上字 社会地位 战国后期 新华字典 
黄老之学源于秦楚说质疑被引量:2
《管子学刊》1989年第4期76-80,共5页知水 
最近,一些学者在若于论著中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黄老之学发源于战国后期的秦国和楚国,其最早的代表作是《吕氏春秋》、《鹗冠子》和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经法》等篇。“黄老道德形名之学”能否产生于秦国和楚国呢?这倒是个...
关键词:黄老之学 吕氏春秋 吕不韦 秦国 战国后期 道家思想 黄老道 楚国 汉书·艺文志 马王堆 
关于《黄老帛书》之我见被引量:7
《管子学刊》1989年第4期81-84,16,共5页黄钊 
稷下黄老道家的思想,到了战国后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它的代表作就是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乙本卷前四种古佚书,即:《经法》、《十六经》(注)、《称》、《道原》等,统称之为《黄老帛书》。《黄老帛书》是我们当今...
关键词:黄老帛书 理论来源 黄老之学 管子 黄老思想 老子 战国前期 战国后期 汉初 马王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