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切上字

作品数:162被引量:24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渭毅麦耘冯蒸聂鸿音徐之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篆隶万象名义》反切上字取字规律初探
《语言科学》2019年第2期212-221,共10页郑林啸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明德青年学者计划项目(10XNJ049)的阶段性成果
《篆隶万象名义》是日本高僧空海据顾野王《玉篇》编纂的一部汉字字书,较好地保存了《玉篇》的语音原貌,是研究魏晋南北朝语音的珍贵资料。文章对《篆隶万象名义》中的反切和直音资料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和研究,并与《王仁昫刊谬补缺切...
关键词:《篆隶万象名义》 反切上字 四等 开合 
反切考--理解“俗所谓反切二十七字”被引量:2
《国际汉学》2018年第3期83-102,共20页郑光 曹瑞炯 
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MOE)的基金项目(项目编号:AKS-2011-AAA-2101)的阶段性成果
《反切考》一文曾作为主旨发言宣读于国际译学书学会第八次国际学术大会(2016年7月30—31日,日本横滨鹤见大学)。作者郑光(Chung Kwang)执教于韩国高丽大学国语国文系,主要研究领域是国语史与训民正音以及东亚文字学。文中探讨反切的起...
关键词:反切上字  国际学术 古代印度 文字学 15世纪 错误认识 汉字音 
“崤”的读音辨析
《吉林教育》2017年第26期13-13,共1页豆尚夫 
贾谊《过秦论》有一句:'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其中'崤'字的读音有yáo和xiáo两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读作yáo,而在2010年高中语文中则改成了xiáo。那么到底哪一个读音更准确、更合适呢?崤函,即函谷关。因其东端为崤山,故...
关键词:现代汉语 普通话 反切上字 被切字 《集韵》 《过秦论》 
论江永对中古音声类的分析
《长春大学学报》2017年第9期27-35,共9页陈鑫海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TJZW16-006)
清代学者江永在传统音韵学的三大领域——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中都有建树。他对中古音声类分析最重要的成就是借助等韵分析和审音的办法,给反切上字作了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已经触及到高本汉式"逻辑系联法"的边缘。江永排列同类反切...
关键词:江永 中古音 声类 反切上字 
三十六字母探源
《汉字文化》2017年第2期24-30,共7页王兆鹏 
2014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切韵指掌图>与宋词用韵研究"(项目号:14CWXJ30)成果之一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一般认为是根据反切上字归纳而成的。但三十六字母依据何书的反切上字归纳而成、产生于什么年代,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确切的结论。本文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三十六字母在唐宋时期韵书、韵图、佛经音义中的出现情...
关键词:字母 反切上字 数理统计 唐宋时期 对比分析 佛经音义 合理推断 产生年代 
《集韵》反切上字声调分布趋势及其成因研究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16年第4期93-102,共10页凌宏惠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语文辞书注音释义综合研究"(12&ZD184)
《集韵》对反切上字声调的改良,隐含了语音分析的概念,在布局上与前代韵书相比多有改进。文章分析《集韵》反切上字声调分布趋势情况,指出声调序列规则与降调后置等因素对《集韵》反切上字声调改良以及声调布局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集韵》 反切改良 声调 调序 
《说文解字篆韵谱》抄本考略
《古籍研究》2016年第1期100-104,共5页田范芬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本系统完备的字典,徐锴是五代时期研究《说文解字》的大家,有《说文解字系传》传世。为了查检《说文》的方便,他曾据《切韵》分韵次序将《说文》所收字按韵重编,作《说文解字篆韵谱》(下文简称《篆韵谱》)十卷;...
关键词:篆韵 《切韵》 徐锴 华南师大 反切上字 李舟 绛云楼 徐铉 五代时期 错简 
論《集韻》作者在成書過程中的作用和分工問題(上)——論賈昌朝的作用及其《群經音辨》的影響
《汉语史研究集刊》2015年第2期9-81,共73页張渭毅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宋朝兩代“篇韻”及其相關辭書的綜合比較研究》(批准號:13BYY109)的資助
本文採用拙作《集韻研究概説》(1999)所倡導的內証法和外証法相結合、語言學方法和文獻學方法相結合的《集韻》研究法,力圖把《集韻》研究引向深入,從四個方面集中探討了相關作者刊修《集韻》的作用及其分工的問題:(一)闡明了賈昌朝的...
关键词:關鍵詞:集韻 賈昌朝 丁度 群經音辨 禮部韻略 校定切韻 廣韻 經典釋文 陸德明 首音 大徐音 朱翱反切 陳彭年 丘雍 注釋體例 通用韻例 併音條例 改良反切 類隔切 音和切 反切上字 反切下字 玄應 慧琳 異讀字 宋祁 顺位集結小韻 
中古入声字作反切上字的原因与特性——以《广韵》、《集韵》反切为研究范围
《语言科学》2015年第6期662-669,共8页杜玄图 
将带有辅音韵尾的反切上字改作阴声韵字,是反切改良史上的共识性举措,因辅音韵尾的存在有碍反切拼读。但在中古时期,反切制用者们并不规避这一拼读"障碍"。文章以《广韵》反切为研究范围,考察中古反切制用者选择入声韵字作切上字的缘由...
关键词:入声字 切上字 特性《广韵》《集韵》 
音韵学在音义文献校勘中的作用——以《资治通鉴释文》为例被引量:1
《古籍研究》2015年第2期127-131,共5页邓强 
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资治通鉴释文》音切研究”(2013Y259)
中国的校勘学从建立起一直发展到今天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校勘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它的校勘原则、方法、范围等等都相当明确、成熟和完善。校勘学的方法一直是倍受古今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论题。上...
关键词:《广韵》 反切下字 他校 古今学者 释例 陈垣 理校 反切上字 尾韵 秦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