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

作品数:942被引量:48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常轩李琳瑛马海波王天昊程郁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之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绝望与希望共生——荒诞美学视域下比较分析《过客》与《等待戈多》
《戏剧之家》2025年第6期8-10,共3页张舒函 
鲁迅1925年创作的诗剧《过客》与塞缪尔·贝克特(以下简称贝克特)于1953年首演的戏剧《等待戈多》,虽然在地域、时代和政治背景上存在巨大差异,但二者在荒诞美学维度呈现出深刻的美学同构性,均被视为具有典范意义的荒诞文学文本。本文...
关键词:荒诞美学 绝望 希望 《过客》 《等待戈多》 
论荒诞派戏剧的非逻辑性与错乱性——以《秃头歌女》与《等待戈多》为例被引量:2
《戏剧之家》2022年第15期6-8,共3页邓力嘉 
以《秃头歌女》《等待戈多》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凭借荒诞的主题精神、非逻辑性的人物语言及错乱性的剧情表达方式,扎根并立足于西方戏剧的现代流变。本文通过对两部经典剧作人物语言、情节设置、题材表达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意在挖掘非逻...
关键词:荒诞 非逻辑性 错乱性 虚无 
浅析波卓的眼盲意象与幸运儿的失语意象
《戏剧之家》2022年第9期31-33,共3页郑亚辉 
在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戏剧《等待戈多》中,前后两幕的剧情变化不大,最为突出的变化就是波卓与幸运儿的身体变化:一个成为“看不见”的盲人,一个成为“说不出”的哑巴。贝克特为什么会选择“眼盲”与“失语”两个意象来区别前后两幕?...
关键词:《等待戈多》 波卓 幸运儿 眼盲 失语 悲剧性 
论媒介化的现场性与线上戏剧《等待戈多》被引量:5
《戏剧之家》2021年第17期3-5,共3页陈沺伃 
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公共危机事件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10635085。
当代剧场的现场性已被媒介技术改变。王翀的线上戏剧《等待戈多》颠覆了“现场性”的传统定义,转换固有的话语方式是回应线上戏剧和掌握戏剧未来趋势的必然选择。本文从线上戏剧的现场性与媒介化的现场性“共生共享一套逻辑”的现实语...
关键词:现场性 线上戏剧 观演关系 后人类 
论《圣经》对于《等待戈多》的影响
《戏剧之家》2021年第5期38-39,共2页党鸿宇 
诺斯洛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提出,文学作品本身是对神话原型的模仿复制,其所强调的不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分析或价值判断,而是通过作品中的固定要素探究神话模式的变形置换。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析《等待戈多》,对照该戏剧与...
关键词:神话原型 《等待戈多》 《圣经》 
荒诞派戏剧,悲剧的一种表达形式——《等待戈多》中的悲剧色彩分析被引量:2
《戏剧之家》2019年第11期15-16,共2页王至颖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创作背景的荒诞派戏剧,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以反戏剧、反传统以及反理性作为创作特点。《等待戈多》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讲述了两个流浪汉——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等待着一个叫做"戈多"的人,而戈多...
关键词:悲剧 荒诞 《等待戈多》 
论《等待戈多》的荒诞元素
《戏剧之家》2018年第29期30-31,共2页苏娜 
《等待戈多》是塞缪尔·贝克特荒诞派戏剧代表作,一直以来受到批评家的关注,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文本的语言、人物设置、情节、主题四方面入手解读剧作,探索贝克特《等待戈多》中的荒诞元素。
关键词:荒诞 等待 不确定性 
重影、诗意与信仰——从阿尔托残酷戏剧理论看《等待戈多》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17年第5期11-14,共4页韩墨 
20世纪下半叶,随着理性遭到质疑,西方现代哲学走向了又一次重组与发展,也引导着20世纪的戏剧家开始反思一直以来的戏剧传统,并试图通过实验来创造一种新的戏剧。其中,以阿尔托创造的残酷戏剧最为空前绝后。苏珊·桑塔格对此下了著名的论...
关键词:阿尔托 贝克特 残酷戏剧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的荒诞元素分析被引量:2
《戏剧之家》2017年第5期15-16,19,共3页王丹 
《等待戈多》是塞缪尔·贝克特所著荒诞派戏剧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文中多处运用荒诞元素。这篇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荒诞元素的运用:场景、人物性格、语言、情节。荒诞元素的运用提升了戏剧的表现性和可读性,赋予了该作品艺术魅力,使...
关键词:等待戈多 荒诞元素 塞缪尔·贝克特 
一部“什么也没发生”的悲喜剧——浅析塞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15年第14期19-19,共1页李新宇 
有人曾用这样一句话概括塞缪尔·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它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作为法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将"反人物""反情节""反语言"等荒诞派戏剧的文学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荒诞派戏剧 悲喜剧 等待戈多 极致状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