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迹

作品数:973被引量:40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陆地袁有根王连起巫鸿浅见洋二更多>>
相关机构: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学院宁波泰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故宫博物院藏《宋贤四帖》考
《文物》2016年第8期59-68,共10页李成晴 
故宫博物院藏有遂安詹氏旧藏《先贤遗墨》一宗,包含《宋贤四帖》手札(藏品号新00202350)等文物。《宋贤四帖》卷首有朱熹后人朱家潘题签(图一),后有跋:“先文公朱子手书《春雨帖》真迹与张宣公手书《新祺》、《佳雪》、《桑梓》...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 南宋 手书 真迹 文物 藏品 手札 
元陆继善摹《兰亭序》考被引量:9
《文物》2006年第5期87-96,F0003,共11页王连起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真迹殉葬昭陵,传世多为摹本和刻本。在古代没有影印技术的情况下,复制的方法唐代是响搦,即双勾填墨,是为摹本。这种方法优点是比较接近原帖,但技术要求严格,特别是费时费工,一次只能复...
关键词:《兰亭序》 摹本 王羲之 复制 虞世南 褚遂良 技术 唐代 行书 真迹 
八大山人的《猫石图》
《文物》1998年第4期53-60,共8页王方宇 
1990年11月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推出一件拍品,是八大山人(传)《猫石图》(图一),列该次拍卖目录第164号。该图的构图奇特,和通常所见的八大画不同,关于该图的真伪,颇存争议。按八大的作品中,以猫为题材的作品出现不止一次,该《猫石图》
关键词:八大山人 上海博物馆 拍卖公司 作品 真迹 拍卖目录 南泉 真伪 画集 纽约 
赵孟頫《天冠山诗》帖考辨被引量:3
《文物》1991年第8期91-95,共5页王连起 
赵孟頫的《天冠山诗》帖,是赵书中的名迹,既见于著录书,又见于刻拓本,并且还有称为真迹的影印墨迹本。但其中的关系怎样,却似乎没有人进行深究。今人杨震方著《碑帖叙录》,其《天冠山诗》条介绍云: 元赵孟頫行书自咏之诗,历来极有名,石...
关键词:翁方纲 赵孟 西安 真迹 著录 墨迹 刻本 书法 拓本 碑帖 
董其昌临颜书《宋广平神道碑侧记》册
《文物》1991年第3期76-78,104,共4页庞琦 董学增 
吉林市博物馆藏有一册明代董其昌临写的唐代颜真卿《宋广平神道碑侧记》。紫檀木板封面,上贴题签,用小楷书写:"董文敏临颜书宋广平神道碑侧记,木公先生珍藏,癸亥冬十月下澣,张运署检。"下有一小印。册高25、宽12.6厘米。纸本。董书12页...
关键词:董其昌 神道碑 颜真卿 书法家 吉林省 博物馆 紫檀木 真迹 明代 吉林市 
李鱓致道源信札考辨被引量:1
《文物》1990年第11期85-87,84,共4页薛永年 
《文物》1982年第2期刊载李鱓手札真迹一通,同时发表王咨臣同志一文。王文就札中内容论定了李(?)滕县离任与定居扬州的时间,因事关"扬州八怪"之一李(?)的生平思想,结论又颇新异,故较引人注意。为便于商榷,先将李氏原札有关部分列下:至...
关键词:乾隆 扬州八怪 李氏 兴化人 生平思想 定居 画笔 真迹 托钵 内容论 
赵孟頫书法丛考被引量:10
《文物》1987年第9期41-47,共7页刘九庵 
一赵孟頫墨迹的署款和钤印赵孟頫书法作品上的署名和字号,以时期的早晚和所书内容的不同,也随之而异,即使同时写同一内容,也由于求书者的不同而有所区別。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鸥波、水精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关键词:赵孟 翰林学士承旨 用笔 十三年 书法作品 吴兴 真迹 上海博物馆 款识 千字文 
一件被误定为陈修所书的欧阳修尺牍
《文物》1987年第4期76-78,共3页王连起 
由台北故宫博物院选辑、日本东京堂影印出版的《故宫博物院藏历代法书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共三十巨册,内容多出自清内府旧藏,荟萃历代名家真迹,观之令人眼界大开。其中少数作品的鉴定尚有可以商榷之处。本文拟就一件被误定为元人...
关键词:欧阳修 故宫博物院 学士 尺牍 七言律诗 书法 元宝 楷书 全集 真迹 
论怀素《自叙帖》墨迹本被引量:1
《文物》1983年第12期76-83,104,共9页启功 
(一) 原写本和摹拓本问题古代没有摄影技术的时候,遇到法书名回,想留一个副本,只有靠钩摹一法。所谓钩摹,即是用较为透明的薄纸或蜡纸以及绢素等,蒙在原作上面,加以描摹。钩摹的绘画,辨别较难。因为画上笔划,颜色常有许多层,摹本上也一...
关键词:怀素 墨迹 苏舜钦 摹本 拓本 石刻 题跋 复制品 真迹 摄影技术 
李鱓手札被引量:1
《文物》1982年第2期94-94,共1页王咨臣 
"文革"前夕,于南昌市文笔山房发现李鱓写给他侄子道源的手札一通(见图),经专家鉴定为真迹。兹迻录如下: "至好叔侄,滕县未晤。归里门匆匆数言,彼此经年,仆仆天涯,可发一笑。愚已决计家居,近复作出山想,来郡城託钵,为人都之计。十月底离...
关键词:手札 画笔 南昌市 专家鉴定 杭州 真迹 文笔 家居 选料 笔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