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反应

作品数:29被引量:10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郭义尹培达许金森赵亮温川飙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医学全科杂志》《新医学》《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畜禽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针命门对阳虚体质针刺反应时效的影响被引量:1
《亚太传统医药》2018年第3期23-25,共3页沈书泓 许金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01323);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科研专项(2014R1035-10)
目的:观察电针命门穴前后督脉线上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变化,探讨平和体质、阳虚体质两种不同中医体质间的针刺反应时效差异。方法:选择受试者20例,采用Thermo Tracer TH9100型红外热像仪观察自然状态下电针命门穴20min期间、电针后10min...
关键词:体质 针刺反应时效 红外热像图 督脉 
试论针刺反应与针刺效应的关系被引量:11
《中医学报》2017年第1期155-158,共4页李鑫举 赵雪 郭义 丁沙沙 洪寿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3300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03025;81603677)
针刺反应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针刺反应可在穴位局部及全身形成相互联系的网络,其中被证实有关键响应介质的参与,使在穴区的神经细胞、肥大细胞以及相关化学物质形成良性循环的小网络,其中一些介质激活全身性的神经-免疫-内分泌大网络循...
关键词:针刺 反应 效应 内涵 
白塞病32例临床特征分析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第6期536-537,共2页方利平 
目的:探讨白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2例确诊白塞病患者就诊时发病情况、起病类型、初发部位、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白塞病患者以40岁左右最多见,复发性口腔溃疡为初发表现,生殖器溃疡、眼...
关键词:白塞病 临床表现 针刺反应 
针刺效应与反应被引量:14
《吉林中医药》2009年第3期226-228,共3页胡雯雯 李桂兰 郭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资助课题(50537073)
针刺反应是取得针刺效应的关键,在临床中要重视患者的针刺反应和针刺效应。对针刺效应及反应的涵义、机理及其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显示,针刺反应越强,治疗效果越好;而治疗效果好,针刺反应不一定就强。因此,临证时不能只一味追求针刺反应的...
关键词:针刺效应 针刺反应 机理 生理 病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病的疗效被引量:2
《广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43-45,共3页杨岚 梁军 欧阳可雄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病(BD)的效果及其防止复发的新方法。方法:2003年9月-2005年8月对本院收治的13例以口腔溃疡为主的反复发作BD患者行单独的西医治疗,而后13例BD患者全部复发,于2005年8月-2007年12月再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前...
关键词:白塞病 中西医结合 西医 血管炎 黏膜溃疡 眼色素膜炎 针刺反应 结节红斑 
白塞病患者行静脉穿刺时的血管保护
《社区医学杂志》2007年第11S期78-78,共1页蔡爱妮 邹莉 
关键词:血管保护 静脉穿刺 病患 临床护理工作 针刺反应 阳性反应 口腔溃疡 外阴溃疡 
He-Ne激光治疗局部过敏反应44例疗效观察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5年第5期315-315,318,共2页全国良 陆金菁 陈毅丽 汪纪红 
关键词:局部过敏反应 HE-NE激光治疗 疗效观察 HE-NE激光照射治疗 针刺反应 临床资料 发病年龄 皮肤科 30岁 
马拉色菌与特应性皮炎被引量:1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年第3期192-194,共3页金艳 陈海蓉 张宏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发现马拉色菌可能诱发该病,综述马拉色菌在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体表分布、针刺反应试验、血清IgE水平、斑贴试验、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抗马拉色菌感染的治疗等方面对马拉色菌与特...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相关性的研究 马拉色菌感染 细胞因子水平 IGE水平 诊断和治疗 研究发现 针刺反应 斑贴试验 理论基础 
白塞病3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第10期602-603,共2页李文政 惠艳 
目的 探讨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的特点 ,从而提高白塞病的诊断水平 ,以减少白塞病的漏诊、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8例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 ,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及外生殖器溃疡、皮肤病变及...
关键词:白塞病 患者 口腔溃疡 ANCA 针刺反应 诊断 治疗 反复 单用 目的 
22例白塞病流行病学分析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4年第5期275-276,279,共3页陈建东 邢莉 
〔目的〕 探讨白塞病的临床特征和鉴别方法。〔方法〕 对 2 2例白塞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在 16~ 4 0岁的占 72 .2 % ,以男性多见。首发部位为口腔 ,占病例总数的 6 8.2 %。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为 95 .5 % ;...
关键词:白塞病 流行病学分析 实验室检查 特异性 针刺反应 外阴溃疡 心血管损害 鉴别方法 部位 病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