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效应

作品数:274被引量:2348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郭义赵雪胡翔龙刘阳阳王舒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针刺起效的穴位物质基础及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通道蛋白在针刺效应启动机制中的作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1期287-292,共6页陈志翰 林小伟 杨霖 曹娇娇 时方圆 曾佳明 徐枝芳 郭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820301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82105024);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No.YJSKC-20221020);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No.2022BKY179)。
针刺作为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穴位局部是针刺效应启动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梳理总结,发现针刺可通过激活Aδ纤维和C纤维上的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TRPV)1通道直接引起穴位局部神经末梢兴奋,将针刺信息向中枢传递;针刺也可...
关键词:针刺 穴位 启动机制 机械信号转导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 
内脏疾病背根神经节交感-感觉偶联参与穴位敏化并放大针刺效应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4年第9期645-652,共8页李霞 吕涛 奚晗清 崔翔 刘坤 高昕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500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45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2330127)。
最初,在神经病理痛模型中观察到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交感神经末梢异常芽生的现象。芽生的交感末梢围绕在DRG神经元周围,形成“篮状结构”,即交感-感觉偶联,可以激活感觉神经元,导致疼痛的发生。近年来,学者注意到内...
关键词:交感-感觉偶联 针刺 穴位敏化 自主神经 
核医学分子影像在针灸领域中的应用和展望
《时珍国医国药》2024年第8期1970-1972,共3页王陆 申佩宁 金红军 李胜桥 
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20)。
核技术作为当代最先进的工业技术之一,极大地推动了自然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在医学领域,核素分子成像表现出对解剖层面目标进行活体、动态、定量可视化的观察,以及对细胞、组织代谢和体内微环境或过程不产生干扰的特点,为阐明人体的病理...
关键词:针刺效应 分子核药成像 PET 应用进展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词典”的针刺效应命名实体识别研究被引量:1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4年第7期1779-1785,共7页王晰 柯丽娟 李海燕 高彤 孙华君 雷蕾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I2021A05307):基于本体的针刺效应知识库与智能检索系统研究,负责人:雷蕾;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ZZ160326):针刺镇痛效应的知识图谱构建研究,负责人:孙华君。
目的基于针刺RCT文献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和字典”结合的针刺效应命名实体识别方法,为构建针刺效应知识库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本文比较了基于word2vec、ALBERT和“ALBERT+词典”的向量表示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合领...
关键词:BiLSTM-CRF 针灸 随机对照试验 命名实体识别 
合谷-三阴交穴组催产效应影响因素的思考
《中华养生保健》2024年第7期54-57,共4页林蕾 李丹 许金榜 陈采益 林莺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J01866;2023J018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4542)。
本文通过梳理合谷-三阴交穴组催产的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总结其在晚孕期催产、早孕期辅助药物流产及促进宫腔残留排出的应用。剖析针刺催产刺激参数及机制研究,对影响其催产效应的机体状态、穴位配伍及针刺方法等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妊娠期 腧穴 针刺效应 影响因素 
穴位注射外泌体给药载体可行性的思考与探究
《时珍国医国药》2024年第1期149-153,共5页肖展 梁霄 孙鑫 文武龙 张炜烨 赵玉强 杨婧 王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4271,81603418)。
外泌体作为胞间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通过结构修饰和装载药物已在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了药物递送领域的研究热点。穴位注射是能够发挥针刺效应和药物性能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药效强、作用快、安全性高等特点...
关键词:外泌体 给药载体 给药途径 穴位注射 针刺效应 
三阴交单穴得气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证患者针刺效应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88-94,共7页林驰 徐沙丽 钟晓玲 萨喆燕 郭婉清 罗彩云 朱佳敏 黄顺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00445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J05140)。
目的观察三阴交单穴得气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证患者针刺效应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与双层次统计分析比较的设计,先将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促使得气组(32例)和避免得气组(29例)进行第一层次比较,均针刺双侧三阴交穴进行...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 寒湿凝滞证 三阴交 毫针针刺 得气 针刺效应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红外热像温度 
静息态脑电图不同分析方法在解码卒中针刺效应中的应用研究
《针灸临床杂志》2023年第11期8-12,共5页吴林纳 徐帆 杨霖轩 孙瑱 许瀚予 徐志杰 李桂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6207132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项目,编号:498022-3;基于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的中医临床评价能力提升,编号:2021JDBZTS-01;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编号:2021YJSB188。
针刺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但以往的动物实验难以直观揭示其效应规律。静息态脑电图(rsEEG)技术作为神经电生理学重要的检测手段,因具有非线性特征,并且可在毫秒级的范围内实时采集针刺下的大脑活动,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在针刺效应可...
关键词:脑卒中 针刺疗法 静息态脑电图 分析方法 
穴区结缔组织在针刺效应启动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世界中医药》2023年第20期2988-2992,共5页付疆疆 林小伟 窦报敏 李艳伟 樊泽至 刘琪 郭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820301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105024);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0JCQNJC00280);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青年项目(2021056)。
穴区作为针刺的初始应答部位,是针效的源头。针刺引起穴区微环境的变化是其发挥效应的关键启动环节,阐明针刺的启动机制可进一步推动针刺临床应用。通过对针刺穴区相关基础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针刺后穴区微环境结缔组织的变化与针刺...
关键词:针刺 穴区 结缔组织 针刺效应 穴区微环境 成纤维细胞 肥大细胞 巨噬细胞 
基于神经干细胞探讨巢蛋白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机制及针刺效应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23年第3期111-116,共6页殷秀梅 杨丽红 姜涛 杜元灏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18KJ025)。
巢蛋白(Nestin)是一种具有特殊异二聚体结构的神经干细胞(NSCs)标记物,有多个磷酸化调节位点,其表达受细胞周期蛋白、细胞生长因子等调节,在细胞中间丝的组装和分解、细胞骨架的重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estin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
关键词:巢蛋白 神经干细胞 卒中 针刺疗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