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纪

作品数:492被引量:4113H指数:3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高林志尹崇玉章泽军杜远生杨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质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华南峡东地区埃迪卡拉(震旦)纪年代地层划分初探被引量:33
《地质学报》2012年第6期849-866,共18页刘鹏举 尹崇玉 陈寿铭 李猛 高林志 唐烽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41172035);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编号1212011120140;1212010911071)联合资助的成果
华南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地层连续,出露完整,化石丰富,顶、底界线清楚,是世界上同时代地层最具代表性的序列之一,也是解决埃迪卡拉纪年代地层划分、竞争相关界线层型剖面的最理想地区之一。根据近年来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的同位素年代学...
关键词:华南地区 峡东地区 埃迪卡拉纪 震旦纪 年代地层 
武当地块耀岭河群火山岩的时代归属:单锆石U-Pb年龄的制约被引量:40
《地质学报》2007年第5期620-625,共6页蔡志勇 熊小林 罗洪 吴德宽 孙三才 饶帮良 王寿琼 
原地质矿产部项目"鄂西北地区耀岭河群火山岩系对金银多金属矿的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成矿预测研究"(编号85-01-081-08)资助的成果
一般认为武当地块耀岭河群火山岩成岩年龄是700-1000Ma,与全球Rodinia超大陆裂解作用有关。本文从武当地块不同地点的耀岭河群火山岩中获得13颗锆石进行U-Pb法年龄测定,结果显示其年龄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时代为632±1Ma,属震旦纪底界年...
关键词:武当地块 耀岭河群 火山岩 单锆石U-Pb年龄 早震旦纪 
赣东北前震旦纪陆内叠加褶皱被引量:8
《地质学报》2003年第2期187-193,共7页章泽军 张志 秦松贤 蔡雄飞 顾延生 赵温霞 
中国地质调查局H50E016012(田坂街);H50E017012(游城)1:5万区域地质调查(2000.1-2002.12;编号200013000104)部分成果
江南古陆与华夏古陆拼接带北西侧前震旦纪地层中存在着近东西向褶皱叠加在早期近南北向褶皱上的现象,这是怀玉地块向西拼贴、华夏古陆向北西碰撞拼接过程中构造应力向陆内传递时形成的构造变形系统。叠加褶皱与拼接带具有成生联系,且各...
关键词:江西 前震旦纪 陆内叠加褶皱 碰撞 构造应力 造山运动 
贵州瓮安震旦纪陡山沱期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的新观察被引量:22
《地质学报》2001年第2期145-150,T001,T002,共8页尹崇玉 高林志 邢裕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49872002);科学技术部"九五"专项(编号 95-专-01-3-3;G99-A-5a);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2000077700)的成果
我国贵州瓮安陡山沱期磷块岩中的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类微体化石。对于它们的生物亲缘认识,长期以来存在着动植物之争。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部分磷酸盐化球状化石内部保存了2、4、8、16等几何级数增长的细...
关键词:震旦纪 陡山沱期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 动物胚胎 化石库 微体化石 刺疑源类 
中朝地块与扬子地块碰撞的时限与方式——长江中下游地区震旦纪—侏罗纪沉积环境的演变被引量:72
《地质学报》2001年第1期25-34,共10页李锦轶 
地质矿产部资助项目(编号9501102)的成果。
古陆碰撞继之为海洋盆地关闭、山脉隆起和前陆盆地巨厚碎屑岩系的堆积。造山带的前陆地区,前身是被动陆缘,构造上位于比较低的部位,其地质记录可以保存得相对完整。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大别造山带的前陆构造带。通过对那里沉积物形成环境...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 前陆盆地 扬子地块 中三叠世 震旦纪 
中国“震旦生物群”被引量:16
《地质学报》1998年第3期193-204,共12页唐烽 高林志 
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9472084)
本文将以“震旦生物群”来总括中国境内所发现的震旦纪范围内的后生生物化石类群,避免更多具有同时代意义的地方特色的名词术语。本文归纳了“震旦生物群”各类群的主要组合面貌,强调其演化特征和地层对比意义,并总结了迄今为止中国“...
关键词:震旦纪 生物群 后生动物 藻类 地层 
安徽休宁陡山沱期后生植物化石的新认识被引量:24
《地质学报》1997年第4期289-296,T003,共9页唐烽 尹崇玉 高林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9472084)
本文对中国安徽省休宁地区震旦纪陡山沱期蓝田组的化石资料进行了综述,报道了类似现代某些高等藻类的生殖托化石结构和类似孢子囊裂开的化石结构,以及可能是合子萌发成胚,再发育成底栖固着的藻类成体的个体发育现象,这一现象为进一步探...
关键词:陡山沱期 后生植物化石 生殖结构 震旦纪 古植物 
滇东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遗迹化石新发现及对比意义被引量:7
《地质学报》1993年第2期146-158,共13页殷继成 李大庆 何廷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870082
滇东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含有丰富多样的遗迹化石,经对27条剖面系统地采集化石和研究,共鉴定有遗迹属45个,遗迹种87个。其中新属2个,新种7个,已知属在本区首次发现的有31个,已知种在本区首次发现的有38个。根据不同遗迹属在界线层中出...
关键词:震旦纪 界线层 遗迹化石 地层 
论扬子准地台西缘前震旦纪基底及其成矿作用被引量:7
《地质学报》1989年第4期338-348,共11页冯本智 
运用近代变质地质学的观点,总结了扬子准地台西缘前震旦纪基底不同时代的变质岩系、形成的构造环境、演化历史与成矿作用。康滇克拉通代表晚太古代的花岗岩-绿岩地体,其中以变质成矿作用为主。元古代活动带代表克拉通分裂后出现的裂谷槽...
关键词:扬子地台 震旦纪 基底 成矿 
皖北震旦系张渠组风暴沉积——向上变浅的碳酸盐沉积序列被引量:28
《地质学报》1989年第4期297-309,共13页乔秀夫 邢裕盛 高林志 尹崇玉 岳昭 刘桂芝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震旦系建系建系研究>项目中部分成果
本文第一次报道并研究了皖北震旦系张渠组碳酸盐风暴沉积相序;第一次在张渠组的远源风暴浊流序列中发现大量三射钙质海绵骨针,从古生物角度再次提供了华北与华南震旦系对比的证据。
关键词:震旦纪 张渠组 风暴沉积 碳酸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