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昭

作品数:16被引量:13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博物馆更多>>
发文主题:早寒武世磷酸盐化休眠卵震旦系后生动物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学报》《古生物学报》《地质学报》《地质论评》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十五年来蛋化石研究概况被引量:9
《地球学报》2009年第4期523-542,共20页方晓思 岳昭 凌虹 
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项目资助
1993年至2008年是中国蛋化石研究不断扩展与深入的时期。这期间的研究更注重于解决盆地地层与蛋化石演化序列间的联系;开展了翼龙化石胚胎学研究;通过分子古生物学分析,尝试了获取古代DNA的方法;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博物馆的建立,成为展...
关键词:蛋化石 中国 
中国南方新元古代可能后生动物成因的硅化和磷酸盐化球状微化石Tianzhushania被引量:7
《地球学报》2005年第1期31-43,共13页尹崇玉 本格森 岳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872002;40272015)科技部项目(编号:G2000077701)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200213000042)联合资助
对中国南方贵州瓮安地区上新元古界陡山沱组两种类型沉积:燧石夹层(切片法研究)和磷灰岩/含磷碳酸盐岩(切 片法和浸解法研究)中微化石的比较研究表明,磷酸盐化的Megasphaera ornata与燧石中保存的Tianzhushania tuberifera可 能代表由...
关键词:盐化 保存 休眠卵 基质 生态类型 矿化过程 形态 硅化 新元古代 新元古界 
我国西南地区早寒武世小壳化石Sinosachites(英文)被引量:1
《古生物学报》2004年第2期164-178,共15页岳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49872 0 0 2 ;40 2 72 0 15 ) ;攀登计划专项 ( 95 专 0 1)资助
采自四川峨嵋和云南会泽的磷酸盐化的Sinosachites骨片显示出中央沟和侧沟结构 ,并区别出三种不同类型的骨片 (palmate,cultrateandsiculate)。这一发现证实 ,产于澳大利亚的Thambetolepis(Jell,1 981 )是Sinosa chites的晚出同义名。...
关键词:小壳化石 早寒武世 中国 西南地区 四川 云南 Sinosachites骨片 
震旦纪陡山沱期疑源类Tianzhushania属研究进展被引量:6
《地质通报》2003年第2期87-94,共8页尹崇玉 高林志 岳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872002;4027201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310601)资助。
大型具刺疑源类Tianzhushania的属名源于湖北长阳天柱山地区,模式标本最早发现于震旦系陡山沱组的燧石结核中(岩石薄片)[1]。本文综合了20多年来国内外有关该属的报道和研究,并结合最近笔者对贵州瓮安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硅化保存的Tianz...
关键词:震旦纪 陡山沱期 大型具刺凝源类 磷酸盐化 
磷酸盐化原肠胚化石在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的发现被引量:27
《科学通报》2001年第12期1036-1039,共4页尹崇玉 岳昭 高林志 
通过醋酸浸泡法,从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合化石的残渣中挑选出磷酸盐化实体化石,鉴定为磷酸盐化原肠胚化石,与大量已报道过的后生动物休眠卵和胚胎早期发育阶段的卵裂球共生.化石形态为扁球形,大小与已报道的胚胎化石相似,中间...
关键词:陡山沱组 磷块岩 原肠胚化石 磷酸盐化 休眠卵 胚胎 化石形态 孔状结构 
寒武纪大爆发中的磷酸盐化胚胎化石被引量:11
《科学通报》1998年第17期1858-1862,共5页岳昭 S.Bengts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 880 0 72 )资助项目
在扬子地台寒武纪最早期 (梅树村期 )发现的磷酸盐化保存的后生动物Olivooides具发育的不同阶段 .从胚胎细胞分裂的囊胚期经可能的原肠胚期至胚胎的组织分化期最后直至幼体孵化 .后生动物胚胎化石的研究为古生物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关键词:寒武世 古生物学 磷酸盐化 后生动物 胚胎化石 
浙西早寒武世梅树村期棒状化石被引量:2
《微体古生物学报》1993年第1期89-97,131,共9页岳昭 赵建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该文记述了浙江省西部江山县新塘坞地区灯影组(梅树村期)中新发现的矿化骨骼化石——浙江棒(新属)Zhejiangorhabdion gen.nov.。该化石的形态与以往化石类群均不相同,为个体微小的棒状,表面具较复杂的纹饰,不同个体间的纹饰都有一定变化...
关键词:棒状化石 早寒武世 浙江 
湖北秭归庙河早寒武世水井沱组燧石层中的微化石被引量:10
《地质学报》1992年第4期371-380,共10页尹崇玉 岳昭 高林志 丁启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震旦系层型剖面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首次报道了湖北秭归庙河早寒武世水井沱组底部,燧石层岩石薄片中发现的徽化石9个属、9个种和3个未定种(包括1个新种)。依据这些化石材料,论证了本区水井沱组底部这一化石层位可能相当梅树村阶小壳化石第2—3组合带。为解决本区震旦...
关键词:早寒武世 水井沱组 燧石 微化石 
新疆早寒武世Lapworthella一新种及本属有关问题探讨被引量:4
《古生物学报》1992年第1期108-116,152,共9页岳昭 
Lapworthella属原有28种,经过笔者研究,仅有14种可以成立(包括新种)。Lapworthella xinjiangensis sp. nov.产于新疆乌什玉尔吐斯组,它的发现为塔里木地块下寒武统的对比提供了新依据。
关键词:新疆 早寒武世 Lapworthella 新种 
早寒武世Phyllochiton骨片集合体的发现及其与Zhijinitids类的关系被引量:8
《科学通报》1991年第1期47-50,共4页岳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早寒武世早期为具骨髂动物演化辐射的开始。在这时期,出现了许多与现代生物亲缘关系不清的动物类群。特别是其中的具多骨片动物(multi-sclerite-bearing animals),因其骨片数量多,形态变异大,常呈离散状态保存,其骨片系(scleritome)及...
关键词:早寒武世 骨片系 Phyllochiton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