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效应

作品数:46被引量:38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军孙盼盼陶月潮刘耀炜高小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公路》《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水上安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用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研究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震后效应对华南块体的影响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9期3424-3435,共12页刘泰 邹镇宇 吴伟伟 佘雅文 付广裕 孟国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4086,42274008);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EAIEF20240208,CEAIEF2024030103,CEAIEF2024030104)联合资助。
本文基于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和GNSS观测资料,约束东南亚地区大范围地幔黏滞性结构,探讨该地震的震后形变及其对华南块体的影响.首先收集泰国地区震后位移资料,考虑兼顾稳态和瞬态震后形变的Burgers黏弹性体,利用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进行...
关键词: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 黏弹性体 华南块体 GNSS观测资料 
2001年昆仑山地震同震-震后效应与2021年玛多地震关系探讨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7期2741-2756,共16页屈春燕 赵德政 单新建 岳冲 陈晗 吴东霖 刘恋 张国宏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LED2019A0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IGCEA2104,IGCEA1809);自然科学基金(41872229)联合资助。
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的巴颜喀拉地块是我国西部近年来的主体地震活动区,一系列M_(W)7.0以上强震均发生在该次级块体周边,而其北边界东昆仑断裂带是一条长达2000 km、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的深大断裂带.2001年在东昆仑断裂带中段发生了M_(...
关键词:巴颜喀拉块体 东昆仑断裂 昆仑山地震 玛多地震 震后效应 
长沙井水位突升突降异常特征研究
《水上安全》2023年第14期157-159,共3页徐翔 沈平 童琼 郑博文 晏绮云 
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2301051);湖南省地震局防震减灾科研课题(202201)。
自2021年以来,长沙井多次发生水位突升突降变化,2022年3月以来的连续三次水位突降,造成水位降至泄流口之下。通过检查长沙井观测环境、观测系统,排查其与气温、降水、气压的关系,并采集井水及周边表水水样进行水化学分析,认为近段时间...
关键词:长沙井 水位变化 异常特征 同震响应 震后效应 
庐江地热温泉1号井水氡远场强震震后效应及机理分析
《地震学报》2020年第6期732-744,I0002,共14页方震 黄显良 汪小厉 杨源源 倪红玉 张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4036);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8021Y,XH19020);震情跟踪专项(2020010304)共同资助。
庐江地热温泉1号井位于郯庐断裂带上,水氡测项出现远场强震震后效应现象。通过收集郯庐断裂带安徽段沿线9个主要地震观测井、地热温泉井和地表水样品,检测水样的阴阳离子和同位素,对比分析庐江地热温泉井地下水的来源深度,研究其震后效...
关键词:温泉井 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震后效应 
汶川地震公路边坡灾害分析及震后边坡灾害发育特点被引量:10
《公路》2020年第5期26-33,共8页袁进科 陈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41702318;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8ZA0057;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9YJ0467;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项目编号SKLGP2015Z022。
汶川地震使得震后长时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频发,其中岩体震裂失稳是引起震后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文章在震后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以地震重灾公路G213汶川~茂县段为例,介绍公路边坡震害发育特征,探讨其破坏力学机制,分...
关键词:汶川地震 公路边坡 震裂岩体 力学机制 震后效应 
震后泥石流活跃期的新认识——以四川汶川"8·20"灾害事件为例被引量:16
《山地学报》2019年第5期787-796,共10页靳文 张国涛 邹强 崔鹏 王昊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Y-SSW-DQC006);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2019YFH0040)。
受2019年8月19—20日强降雨影响,位于汶川地震灾区的都江堰和汶川地区(简称"都汶地区")暴发群发性山洪泥石流灾害(简称"8·20"灾害),造成12人遇难,26人失联,直接经济损失约36.26亿元.通过遥感解译、野外现场调查等手段,结合气象、地形...
关键词:泥石流 山洪 群发性 低频大规模 震后效应 都江堰 汶川 
天山北部强震活动对区域应力扰动的分析——以2012年伊犁M6.6地震和2017年精河M6.6地震为例被引量:5
《地震》2019年第3期127-137,共11页庞亚瑾 程惠红 董培育 石耀霖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9063Y);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3606);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科技创新主任基金(FMC2018001)
天山地区为典型地震活跃区,为定量分析该构造活跃区强震对周边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的影响,本文基于地震位错理论和岩石圈分层模型计算了天山北部近期发生的2012年伊犁和2017年精河两次M6.6地震对周围地壳形变和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
关键词:同震和震后效应 地壳应力变化 地震活动 天山地区 
松原5.7级地震震中区土壤氢气变化特征被引量:10
《中国地震》2019年第2期277-285,共9页康健 肖宁 高小其 张思萌 王健宇 张磊 
黑龙江省地震局重点科研项目(201701);黑龙江省地震局震情跟踪项目(201803)共同资助
2018年5月28日吉林松原发生5 . 7级地震,为了探究地震对断层气的影响以及震后断层气变化特征,震后在震中区进行了多期土壤氢气浓度观测工作,得到了震中区氢气浓度的最大值、背景值等多项指标。结合地震前后氢气浓度数据,分析震中区震前...
关键词:松原 5.7级地震 氢气 异常特征 震后效应 
山东地下流体数字化井网对特大地震的响应分析被引量:3
《国际地震动态》2017年第10期32-39,共8页王学聚 殷海涛 王庆林 
2017年中国地震局监测系统运维项目资助
全面分析了山东省地下流体井网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和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3次特大地震出现的前兆异常、同震响应及震后效应,得出对特大地震有反应的井,基本都处在区域构造格架的地震活动带上,且井深...
关键词:地下流体 特大地震 前兆异常 同震响应 震后效应 
郯庐断裂带庐江段土壤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
《国际地震动态》2015年第9期63-63,共1页方震 张军 李军辉 孙盼盼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攻关项目(XH13010)资助
郯庐断裂带庐江段是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地震前兆重点监视区域之一,NW 向梅山-龙河口断裂、金寨-东汤池断裂、青山-晓天断裂都与郯庐断裂带交汇于此段,该段有大量的温泉出露,温泉水氡测项记录到了一些大震的同震响应、震后效应,也捕捉...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地球化学特征 土壤气 江段 前兆异常 地震前兆 同震响应 震后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