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国故运动

作品数:54被引量:10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卢毅邵青张越陈来王存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华文摘》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音乐“科学化”:音乐教育委员会研究组“整理国故”记
《音乐探索》2025年第1期126-136,144,共12页冯雷 
2020年浙江省哲社后期资助“陪都重庆三个音乐机构研究”(20HQZZ12);2019年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抗战时期重庆三个音乐教育机构研究”(19FYSB022)。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下设研究组,主任郑颖荪带领同仁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搜集整理“固有”音乐文化资料工作。本文在概略介绍该工作过程之同时,将其置入民初的“整理国故运动”历史背景中,以...
关键词:科学 音教委 整理国故运动 郑颖荪 
“古音辨”与中国现代文史研究的发展
《新华文摘》2025年第2期63-66,共4页姜萌 
“古音”与“古史”是中国传统文史之学的两大“堡垒”。20世纪20年代努力推动文化和学术现代化的中国学人,逐渐将研究聚焦到“古音”与“古史”问题上。“古史”研究的现代化问题,学术界已有基本共识:在“新文化运动”和“整理国故运...
关键词:文史研究 整理国故运动 古史辨 中国学人 学术现代化 基本共识 新文化运动 古音 
“整理国故”运动与龙榆生《研究词学之商榷》的写作缘起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8-31,共14页曲晟畅 朱惠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词谱研究与《词律》《钦定词谱》修订”(18ZDA253)。
由于龙榆生“彊村传人”的身份,此前学界更关注他在词学研究中“传统”的一面,并将《研究词学之商榷》中的“八科”分类视为现代词学形成的标志。但1928年龙榆生赴暨南大学任教后,与胡适产生交往,他早期的《唐宋诗学概论》《中国韵文史...
关键词:龙榆生 《研究词学之商榷》 胡适 “整理国故”运动 
“传统”的发明——“整理国故”运动与王国维“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形象建构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4期24-31,共8页李浴洋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现代学术与现代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1917-1937)”(项目编号21CZW0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国维早年写下了大量文学论著,但在清末民初,并没有多少人察觉它们的跨时代意义,有的还被当时的文坛同人有意无视。直到“整理国故”运动兴起,其“现代的”与“科学的”文学思想才开始备受关注,进而在文学研究会同人的推动下,被置于“...
关键词:王国维 “整理国故” “文学革命的先驱者” 文学史书写 
“整理国故”运动与王国维“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形象建构
《新华文摘》2023年第6期165-165,共1页李浴洋 
李浴洋在《文学评论》2022年第6期撰文指出,王国维早年写下了大量文学论著,但在清末民初,并没有多少人察觉它们的跨时代意义,有的还被当时的文坛同人有意无视。直到“整理国故”运动兴起,由胡适、顾额刚、傅斯年等新派学人对王国维的推...
关键词:《文学评论》 文学革命 整理国故 文学研究会 研究论著 王国维 先驱者 清末民初 
“传统”的发明——“整理国故”运动与王国维“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形象建构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22年第6期77-84,共8页李浴洋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现代学术与现代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1917—1937)”(项目编号21CZW0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国维早年写下了大量文学论著,但在清末民初,并没有多少人察觉它们的跨时代意义,有的还被当时的文坛同人有意无视。直到“整理国故”运动兴起,其“现代的”与“科学的”文学思想才开始备受关注,进而在文学研究会同人的推动下,被置于“...
关键词:王国维 “整理国故” “文学革命的先驱者” 文学史书写 
走向民间:整理国故与文学史料的范畴重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64-72,共9页朱首献 沈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本质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建构研究”(20BZW019)。
基于对传统学术中崇雅鄙俗之旧习的反拨,新文化派学人在整理国故运动中提出了平视雅俗的学术理念,并将其作为该运动的基本原则加以贯彻。在落实雅俗平等学术理念的过程中,为祛除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对民间文化的偏见,突显民间文化研究的...
关键词:整理国故运动 中国文学史书写 民间文学 民间立场 
民国时期《孙子兵法》的校勘研究
《军事历史研究》2022年第3期59-69,共11页邵青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孙子兵法百年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研究”(17BKS067)
民国时期,《孙子兵法》因政府提倡兵学而受到进一步重视,同时受“整理国故运动”影响和抗日救亡、寻求御敌之道的现实驱动,校勘《孙子兵法》的相关成果不断涌现。其中,以陆懋德的《孙子兵法集释》、易培基的《读孙子杂记》、张之纯的《...
关键词:民国时期 整理国故运动 《孙子兵法》 校勘 陆懋德 易培基 张之纯 陈启天 
“新文学”与“新国学”的互缘--“整理国故”运动与朱自清“新文学”思想的生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165-175,共11页李浴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现代学术与现代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1917-1937)”(批准号:21CZW040)的阶段性成果。
朱自清1929年在清华大学国文系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是“新文学”学院化初期最具标志意义的事件。因其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的传世,朱自清也被追认为“新文学”(“现代文学”)学科的“先驱者”。若回到其置身的“后五四”...
关键词:朱自清 新文学 整理国故 《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现代的”与“科学的”——“整理国故”运动与王国维文学论著的接受被引量:2
《文艺争鸣》2022年第2期56-67,共12页李浴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现代学术与现代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1917—1937)”(批准号:21CZW040)的阶段性成果。
一“整理国故”运动肇始于胡适19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他在文中明确提出:“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做‘评判的态度’”,即尼采所谓“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循此,胡适构想了“新思...
关键词:整理国故 《新青年》 四大环节 王国维 再造文明 胡适 新思潮 输入学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