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意识

作品数:43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发明蒋华陈晨周志柏陈倩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歌剧》《学习与探索》《外语与外语教学》《神州》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小说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自我拯救意识
《视界观》2022年第24期70-73,共4页杨帆 
辛亥革命后,中国城市新旧观念杂陈、市民生活观念走向异化,开始出现紊乱和失序,城市人普遍陷入一定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在特定的时代和城市背景下,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也体现出在陷入生存困境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精神危机的状态。他...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自我拯救意识
《视界观》2022年第17期119-121,共3页杨帆 
辛亥革命后,中国城市新旧观念杂陈、市民生活观念走向异化,开始出现紊乱和失序;城市人普遍陷入一定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在特定的时代和城市背景下,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正体现出在陷入生存困境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精神危机的状态。他...
贯穿始终的拯救意识--《平原上的摩西》主题论
《文学艺术周刊》2022年第1期11-14,共4页张铭锐 
中篇小说《平原上的摩西》是双雪涛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细读文本可以发现,拯救意识不但贯穿这篇小说的始终,而且成为了小说最终呈现的命题。无论是“父一代”还是“子一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间均存在着一种关乎命运的拯救与被拯救的关...
关键词:小说情节 拯救意识 摩西 子一代 细读文本 主题论 被拯救 命运 
迟子建小说中的拯救意识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7期53-54,共2页郑学鹏 
迟子建小说的拯救意识主要体现在对人性作向善的引导。迟子建小说强调道德观念对人内在的约束,并以此引导作恶者进行自我拯救。另外,小说中人际间善意的包容作为一种温情的力量,同样对作恶者起到感化和拯救的作用。而面对人性善恶冲突...
关键词:迟子建 拯救意识 自省 包容 困境 
论海外“文革”小说中的反拯救主题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3年第1期48-52,共5页周聚群 
与新时期的大陆"文革"题材小说相比,海外作家如陈若曦、哈金、虹影等在题材相同的作品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主题取向:不论是爱情力量或是政治力量都无法改变主人公或其他人物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磨难,他们在拒绝拯救和反"拯救"的主题之下隐...
关键词:海外“文革”小说 爱情与政治 反“拯救”意识 
写实、救赎与超越——对毕淑敏长篇小说《拯救乳房》的一种解读被引量:3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58-61,共4页刘发明 
本文对毕淑敏长篇小说《拯救乳房》中表现出的执着的写实精神、强烈的拯救意识和在生命体验与女性写作中的超越意识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并试图在各层面上阐释小说的历史性深度和美学意蕴。
关键词:写实精神 拯救意识 超越意识 
试析叶兆言小说中的女性价值取向——拯救意识被引量:2
《开封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35-36,共2页许海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被消解,重树的现代人本文化呈现病态。在这一文化背景下,作家叶兆言常常在小说中描写女主人公用肉体来拯救男性的灵魂。这表达了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知识分子作家在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本文化冲突之间的矛盾尴尬心态。
关键词:叶兆言 小说 女性价值取向 拯救意识 文化沦丧 人本文化 文化冲突 
郁达夫小说中的拯救意识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6期733-738,共6页方志平 
20世纪初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为了拯救国家和人民 ,一批批知识分子做出了艰难的努力。郁达夫和他小说中的大多数人物胸怀雄心壮志 ,力图拯救中国的政治与社会 ,揭露腐败 ,抨击黑暗 ;他们还力图拯救民族和世人 ,批判一切腐朽的国...
关键词:郁达夫 小说 拯救意识 人物形象 文学批判 
人类社会新生母题的构建——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拯救意识与虚幻艺术
《俄罗斯文艺》2000年第3期34-37,共4页张竹筠 
关键词:虚幻 母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 拯救意识 小说家 独特 作家 艺术家 创作 都市生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