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荣辱观

作品数:20被引量:3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冯刚吴全兰胡爱明汪红艳刘珍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广西师范大学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黑龙江高教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高校教育工作者正确荣辱观的树立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年第8期115-115,共1页郭修平 王淋 
作风建设是全面建设的“根”,正所谓养树先养根,面对国内外复杂的新形势,作风建设尤为重要.作风好则事业兴,作风差,则事业衰,不良的作风严重地损害了良好的“土壤”,腐败了坚实的“根”.
关键词:破四风陋习 荣辱新风 
论公安民警正确荣辱观的培育被引量:1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100-103,共4页刘珍 
2006年度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成果;编号为06C037
公安民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荣辱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人民利益的维护与损害。当前公安机关民警队伍中存在着荣辱不分、是非颠倒的现象。因此,要对公安民警进行正确荣辱观的培育。要通过...
关键词:公安民警 荣辱观 培育 
正确荣辱观的构建与诗词鉴赏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55-157,共3页柏秀珍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诗词鉴赏与大学生正确荣辱观的构建"阶段成果(苏教科规[2006]005号;D/2006/01/001)
提高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的需要。诗词作为最为古老的文学样式,以其浓郁的抒情性、丰厚的内蕴、深刻的哲理,对人生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地影响。本文从培养爱国主义、团队协作精神、...
关键词:诗词鉴赏 大学生 荣辱观 
浅谈医务人员正确荣辱观的树立被引量:1
《西北医学教育》2009年第1期133-134,共2页胡爱明 
正确的或进步的荣辱观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或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之一,是善良的人们精神追求的重要体现。医院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要有一种从表层到深层、从物质到精神、从表面环境到思想意识的对医学事业...
关键词:正确荣辱观 医务人员 职业道德 
庄子的耻观及其对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荣辱观的启示被引量:4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41-45,共5页吴全兰 
2006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B类)<中国传统文化与加强广西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研究)(批准号为"桂教科学[2006]4号")的阶段性成果.
庄子一生反对追求名利,更不谈如何追求名声、荣誉。庄子的耻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丧失人格尊严和自由是最大的耻辱;贫困不可耻,没有立身行世的原则才可耻,自以为是救世主却扰乱社会如儒者、墨者是一种无耻。庄子的耻观对培养当代大学...
关键词:庄子 耻观 尊严 大学生 荣辱观 
论大学生知耻教育与正确荣辱观的树立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23-26,共4页洪恩强 梁妍 龙溪虎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改立项项目资助(JXJG-06-18-19)
知耻是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些荣辱标准颠倒的现象,以不耻为耻,以耻为不耻。知耻教育可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知荣辱,辨是非,明美丑,有所不为,模范践行"八荣八耻"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 荣辱观 知耻教育 
论和谐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引量: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119-122,共4页汪红艳 
在和谐文化背景下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该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让这种民族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应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以及主体性与主动性相统一的原则,应认同和谐文化,树立科学与人...
关键词:和谐文化 爱国主义 正确荣辱观 核心价值观 国际视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正确荣辱观为指导 深化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419-420,共2页冯颖 李占军 王淑敏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建设 荣辱观 
树立法纪、廉贪问题上的正确荣辱观和价值取向
《江东论坛》2007年第1期28-29,共2页翁贵年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和坚持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清正廉洁为荣、以贪污腐败为耻的正确荣辱观和价值取向,始终做到严守法纪、廉洁自律。
开创德育新模式 弘扬正确荣辱观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6年第12期112-112,共1页杨灿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十六大的精神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新时期的教育工作必须...
关键词:党的十六大报告 荣辱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教育方针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者 为人民服务 德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