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论家

作品数:291被引量:12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胡正强陈磊柏良泽魏明安牛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叶适在长沙
《高中生(作文)》2025年第1期21-21,共1页实分钟(整理) 
我们常说写文章要“有的放矢”,“有的放矢”一词的典故出自宋代叶适的《水心别集》:“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叶适,字正则,号水心居士,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他反...
关键词:水心别集 叶适 著名思想家 实干家 政论家 
叶适都有哪些著作存世?
《温州人》2024年第12期54-56,共3页杨冰杰 
叶适,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论家,以其独特的学术观点和丰富的文学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叶适不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其文学作品更是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些存世的著作...
关键词:文学作品 叶适 文化遗产 南宋时期 政论家 思想内涵 时代特色 学术观点 
恩格斯论“党的政论家的素质”
《新闻前哨》2024年第17期28-29,共2页闫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编《新莱茵报》的编译及研究”[项目编号:22&ZD323]研究成果。
海因岑先生号召立即举行起义。他本着这个精神印刷传单,试图在德国散发。试问:这种毫无意义的、盲目进行的宣传难道不是极其严重地损害着德国民主派的利益吗?试问:难道经验没有证明这种宣传是毫无补益的吗?难道在另一个迥然不同的动荡...
关键词:海因岑 政治说教 毫无意义 训诫 民主派 异想天开 政论家 传单 
为韬奋精神纳入谱系一起鼓与呼
《阅读与成才》2024年第4期27-29,共3页赵书雷 
今天是韬奋先生逝世80周年的纪念日,我们在这里一起深切缅怀伟大的爱国者、民主Reading and Development战士、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韬奋先生,一起重温他传播进步思想、呼吁抗日救国的不朽业绩,纪念他“以笔为枪,战而不屈的一生”。
关键词:韬奋精神 抗日救国 出版家 新闻记者 政论家 爱国者 
苏洵:“真王佐才”
《巴蜀史志》2023年第4期63-67,共5页曾枣庄 
苏洵是一个“得史迁笔”的史学家、主张“有为而作”的文论家、“精深有味,语不徒发”的诗人、“博辩宏伟”的散文家和培养出苏轼兄弟的教育家,更是一个具有离经叛道倾向的思想家、力主革新的政论家、“本好言兵”的军事理论家。这里重...
关键词:有为而作 文论家 军事理论家 离经叛道 苏洵 苏轼 政论家 教育家 
邓小岚:用音乐为孩子筑梦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2023年第6期26-27,共2页雪松 
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的舞台上,一群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们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颂》,惊艳了世界。而邓小岚,正是这天籁童声背后的筑梦人。“没有歌声的童年是苍白的”邓小岚的父亲邓拓是我国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政论家、历史学家,...
关键词:《晋察冀日报》 丁一岚 奥林匹克 政论家 《人民日报》 
贾谊:忠君爱国的政论家
《文史天地》2023年第3期61-64,共4页张景尧 
在长沙喧器热闹的解放西路太平街,有一处闹中取静的景点,叫贾谊故居,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名人故居。贾谊故居是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文学家贾谊在长沙任长沙王太傅的时候居住的地方,是湖湘文化的源头,是屈贾之乡长沙的标志性文化...
关键词:闹中取静 标志性文化 贾谊 名人故居 湖湘文化 忠君爱国 智慧光芒 太平街 
说说筷子的那些事
《美食》2023年第3期83-86,共4页欧阳军 
筷子朔源筷子又称箸,是中国人独创的进食工具,它在世界各国进食工具中独具风采,可谓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纣为商代...
关键词:西汉时期 商朝 独具风采 筷子 商代 政论家 
贾谊:称洛阳才子,安汉家社稷
《协商论坛》2022年第11期59-60,共2页张广英 
“洛阳才子”是个成语,泛指有才华的洛阳人。它出自西晋潘岳《西征赋》中的一句“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原本特指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贾谊是洛阳人,生于公元前200年。当时西汉初建,天下未平,内有诸王叛乱,外有匈奴袭扰...
关键词:汉高祖刘邦 洛阳人 诸王 西汉初 《西征赋》 贾谊 匈奴 政论家 
互动与张力:中亚史学与俄罗斯史学被引量:3
《史学理论研究》2022年第4期4-12,共9页侯艾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亚‘新史学’:史学嬗变与意识形态重构(1991-2021)”(项目编号:20BSS009)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末,史学成为解构苏联意识形态,乃至苏联国家的利器。诚然,最早对意识形态发难的不是史学家而是政论家;在苏联历史上的多数时期,史学并不直接回应现实问题;但史学对意识形态的支撑作用巨大,苏联史学与意识形态几乎同型、同构...
关键词:苏联史学 苏联意识形态 中亚国家 苏联解体 釜底抽薪 俄罗斯 政论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