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区设置

作品数:36被引量:6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开队王文光段红云吴喜周芳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汉论坛》《南海学刊》《新华月报》《保山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中后期海南黎区设治与城池建设
《南海学刊》2024年第6期124-136,共13页谢瀚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LSYZD21011);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3XS13)。
明代海南黎区并未设置政区,“黎乱”频发。嘉靖年间,地方士人关于黎区设治的呼吁兴起,并为官方接受,成为国家治黎政策。万历年间黎区动乱为黎区设治提供实践契机,官府先后于黎区设置水会所城与乐安城。两座黎区城池的兴废历程,集中反映...
关键词:治黎政策 海南 政区设置 城池 
过去2200年中国县级政区设置的时空过程与格局被引量:1
《地理学报》2024年第4期890-908,共19页赵逸才 王开泳 赵彪 王甫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1269)。
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既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政治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区划变迁过程研究是行政区划史的基础,复原和分析历史上长时段政区演变的全过程,是探索地方行政制度变迁规律和治理能力的基础支撑。从历代正史地理...
关键词: 县级政区 统县政区 历史中国 时空格局 演变特征 中国 
宋代高邮军行政地位的升降及其驱动力——兼论军政区设置的意义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年第3期81-90,共10页王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历史上地方治理的实践及启示”(22VLS005)。
宋代高邮受到漕运、行政成本、政治改革、南北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政区性质在军、县、州之间数次变化。北宋初年为征伐南唐及强化对新获之地的控制,高邮由县升军。北宋中期的降县和复军,主要是受熙丰变法及漕运的影响。建炎年间为笼络薛庆...
关键词:宋代 高邮 军政区 历史政治地理 政区变动 
地方公共品、空间治理和政区设置
《中国经济报告》2023年第2期70-75,共6页刘云中 
一国的政区设置根植于其历史传统,又受到流行理论和管理现实的影响。讨论政区设置的变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话题,本文拟在梳理地方公共品、空间治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探讨行政区划改革的若干趋向。
关键词:地方公共品 空间治理 区域协调发展 行政区划 理论和实践 根植 
中国古代首都圈政区设置的四大特点
《环球人文地理》2023年第4期8-8,共1页傅林祥 
由于首都及“首都圈”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各个王朝除了在军事、经济上重视外,在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体制上也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古代首都圈的政区设置大体上说有四个特点。一是实行行政区划层面的特殊制度。
关键词:首都圈 管理体制 行政区划 特殊措施 四大特点 四个特点 特殊性 重要性 
德藏晚清吉林《蜂蜜山招垦四至地图》考释被引量:1
《历史地理研究》2022年第1期116-128,160,共14页孙景超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清史地理信息系统研究”(22XNLG03)。
德藏《蜂蜜山招垦四至地图》以晚清时期蜂蜜山附近及穆稜河流域为中心,详细描绘了该地区的山峰、河流、湖泊、聚落及交通线等地物,具有重要的区域史料价值。该图产生于晚清吉林东部地区移民实边、设局招垦的历史背景下,精准反映了边疆...
关键词:《蜂蜜山招垦四至地图》 移民实边 政区设置 
以西安为中心的政区历史设置之特点及其当代启示
《唐都学刊》2022年第1期67-75,共9页朱士光 
作为中国历史前期的重要都城及唐代之后西北及西南地区的核心枢纽,历朝历代对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的政区设置都极为重视。从秦代设置内史到汉代设立三辅及至唐代设立京畿道,基本都是以西安为中心,其管辖范围涵及今天陕西关中地区、...
关键词:西安关中地区 政区设置 特点 当代启示 
边疆危机、移民实边与政区设置——以晚清吉林蜂蜜山地区为例的讨论被引量:1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1年第2期96-104,214,共10页孙景超 
在晚清东北边疆危机的背景下,移民实边成为维护边疆地区稳定的重要手段;边疆危机与移民实边的双重影响,推进了边疆政区的设置。通过对吉林蜂蜜山地区放垦与设治这一历史进程的审视,可以看出边疆危机是引发移民实边的契机;移民实边促进...
关键词:边疆危机 移民实边 政区设置 蜂蜜山 
明清“治广以狭”思想在广东的形成与实践被引量:1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1年第1期96-109,215,共15页陈国飞 
明代逐渐形成了"治广以狭"的政治地理思想,其主要内涵是在合理范围内增设政区,缩小原有政区的地域范围,方便国家政治和教化力量深入地方,从而加强社会控制。到了清代,该思想被继承了下来。屈大均以此为基础对广东政区调整的设想进行了总...
关键词:明清 广东 政治地理思想 政区设置 
错壤的政区、流动的河流与以“漕”为大的区域社会:明清时期直鲁豫交界区域动乱研究被引量:2
《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147-159,共13页孟祥晓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原方志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19-CXTD-0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明清漕运政策及其对卫河流域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0-ZZJH-205)的阶段性成果。
明清时期朝廷视漕运为国之大计,地处华北平原南部的直鲁豫三省交界区域,既是拱卫京师的重要屏障,又为漕运所必经之地,然明清时期该区域动乱多发,即使发生于周边地区的动乱,亦会因卫、运相连而波及本区的绝大多数州县,给区域社会稳定造...
关键词:明清时期 社会动乱 直鲁豫交界区 卫河 政区设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