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犯

作品数:367被引量:10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观泉周丽侯中军韩琦吴家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为中国法治不懈努力的彭真
《文史春秋》2024年第12期11-14,共4页张勋祥 
彭真(1902-1997),山西曲沃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领导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诸多实践。在国民党监狱依法开展斗争1929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顺直和天津的中共党组织几乎被敌人全部摧毁,彭真被捕,被判9年11个月...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生活待遇 中共党组织 政治犯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彭真 阎锡山 监狱 
1933年:宋庆龄、何香凝联手发动的一场社会大营救
《党史博览》2024年第11期35-39,共5页朱贤皛 
1933年3月下旬,隐蔽在上海的党组织因遭叛徒出卖受到了重创。当时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的陈赓(化名陈广)及乔装其妹妹的谭国辅(化名陈藻英)、罗登贤(化名何永生)、余文化和廖承志等5人先后为租界老闸捕房逮捕。事件发生后,在当时社会上引...
关键词:被捕人员 宋庆龄 何香凝 廖承志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罗登贤 政治犯 营救 
南京地下党组织劝说李宗仁签署释放“政治犯”令
《炎黄春秋》2024年第9期86-88,共3页华惠毅 
1949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崩溃前夕,代总统李宗仁意外地签署了释放“政治犯”令,使一批被捕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志士免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毒手。李宗仁这一顺应历史潮流的举动,并不是他主动所为,更不是偶然,而是南京地下党组织周密谋划,反复...
关键词:地下党组织 国民党反动派 李宗仁 政治犯 历史潮流 劝说 共产党员 南京 
关于我在解放前和地下党联系及释放政治犯的经过
《世纪》2024年第2期64-70,共7页杨兆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南京地下党市委为了营救关在国民党政府监狱中的共产党“政治犯”,建议杨兆龙先生接受国民党政府的安排,担任最高法院检察署检察长。后来,杨兆龙果然不负重托,利用李宗仁“代总统”和共产党和谈之际,通过和张...
关键词:地下党 李宗仁 行政院 政治犯 还原历史 最高法院 监狱 国民党 
宋庆龄何香凝营救中共地下党员
《文史春秋》2023年第5期29-34,共6页朱贤皛 
1933年3月下旬,隐蔽在上海的中共党组织因遭叛徒出卖受到了重创。当时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的陈廣和谭国辅以及罗登贤、余文化、廖承志5人,先后遭到租界老闸捕房巡捕强行速捕。事件发生后,在当时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宋庆龄、何香凝积极营...
关键词:被捕人员 宋庆龄 何香凝 中共地下党员 廖承志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罗登贤 政治犯 
“政治犯不予引渡”规则与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的第三种解释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2年第8期95-105,共11页侯中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藏顾维钧档案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9ZDA222);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英国藏汇丰银行涉华档案整理与研究(1865-1949)”(项目号20&234)的阶段性成果。
围绕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研究这一课题,学界在孙中山进入清政府驻英使馆的方式上存有两种论点:一是绑架说;二是自投说。孙中山本人对自己进入使馆的方式,先是称被“绑架”,后改为“自投”。无论是“绑架说”还是“自投说”,均无法合理解...
关键词:政治犯 伦敦蒙难 孙中山 反清革命 
“政治犯不予引渡”规则与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的第三种解释被引量:1
《广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96-108,287,共14页侯中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藏顾维钧档案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9ZDA222);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英国藏汇丰银行涉华档案整理与研究(1865—1949)”(项目号20&234)的阶段性成果。
围绕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研究这一课题,学界在孙中山进入清政府驻英使馆的方式上存有两种论点:一是绑架说;二是自投说。孙中山本人对自己进入使馆的方式,先是称被“绑架”,后改为“自投”。无论是“绑架说”还是“自投说”,均无法合理解...
关键词:政治犯 伦敦蒙难 孙中山 反清革命 
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中死难的32位县委书记
《炎黄春秋》2022年第5期85-88,共4页渠长根 向倩倩 
浙江陆军监狱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关押、残害政治犯,尤其是囚禁、迫害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重要监狱之一。仅在1927年到1937年间,就关押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等革命者1512人,他们中还有很多人在狱中被杀害,其中包括浙江的32位中共县委书记...
关键词:县委书记 中共浙江省委 政治犯 共产党员 共青团员 国民党 陆军监狱 关押 
《抗战时期的法律人》系列报道之三:杨兆龙:营救中共“政治犯”的民国最高检察长
《民主与法制》2021年第42期23-27,共5页王涵 
提起杨兆龙,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中国乃至国际社会公认的著名法学家,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末任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和民国最高检察长。但对他在新中国成立前为审判战犯所做的大量取证工作,对积极营救上万共产党员“政治犯”出狱,却鲜有人提及。
关键词:检察长 政治犯 杨兆龙 取证工作 抗战时期 新中国成立前 社会公认 东吴大学法学院 
被囚禁在南京监狱的中共政治犯
《文史精华》2021年第10期61-65,共5页王东梅 
国民政府时期的南京监狱,是国民党规模最大的监狱。较之全国其他100多所监狱,南京首都卫戍司令部看守所、江苏第一监狱、第一陆军监狱、中央军人监狱和首都反省院等五大监狱,是囚禁中共政治犯最多也最集中的监狱。
关键词:国民政府时期 军人监狱 政治犯 看守所 反省院 陆军监狱 囚禁 中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